
小学课外活动计划(集合15篇)
时间过得可真快,从来都不等人,我们的工作又进入新的阶段,为了今后更好的工作发展,此时此刻需要制定一个详细的计划了。相信大家又在为写计划犯愁了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课外活动计划,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课外活动计划1课外活动是学校课堂教学的延伸性活动,是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实施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体现。课外活动的正常开展,既可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也可为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发展的时间与空间。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科技、体育活动,符合广大学生和家长的意愿。学生通过活动,能获得许多在课堂中学不到的知识和技能,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个性特长,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一、指导思想
为进一步落实“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与活力;把创新还给师生,让校园充满智慧与生机"的新基础教育理念,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我校将持续续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课外兴趣小组活动。
二、活动理念
让学生人人参与课外活动,让学生人人拥有快乐的心情,让学生人人拥有健康的身体。
三、实施原则
1.坚持教育性、艺术性、健身性、趣味性原则。课外活动要坚持育人的宗旨,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寓练于乐。
2.坚持全面性原则。课外活动的内容与形式要丰富多彩,能够满足不同特长,不同兴趣、不同层次学生发展需要,促进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的全面提高。
3.坚持全体性原则。课外活动的开展要面向全体学生,
1.要从学生参与面的大小和人数多少选择好课外活动的项目。形成人人参与课外活动的局面。
4.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在课外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安全教育和管理,要制定出安全措施、应急措施,避免和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四、活动时间
每天课间活动时间
五、活动地点
一二年级在校园前院,其他年级在后操场活动,各年级在规定的活动区内由各班班主任负责组织实施。
六、活动项目
沙包,短跳绳,长跳绳,毽子,皮筋等
七、保障措施
1.成立领导小组
为了更好的组织和开展课外活动,学校决定成立课外活动领导小组:
2.校务值日:加强对学生课间活动和课外活动安全、卫生等方面的管理和督查。
体育组:认真组织每天的课间操;对各班课外体育活动,各类竞赛活动进行指导。
班主任:搞好活动学生的.组织管理,负责好活动学生的安全工作。
3.具体要求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全体师生要充分认识开展小学生课外活动的重要性,把开展这项活动作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活跃学生课余生活、培养学生健康生活方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落实到实处,取得实效。
(2)积极宣传,营造氛围。学校高度重视宣传工作,通过宣传,让全校教师、学生、家长深刻领会实施这项活动的重要意义。要充分利用大型体育、艺术活动等载体,广泛宣传活动的进展情况和实施成果,从而营造有利于学生课外活动开展,有利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良好氛围。
(3)因地制宜,制定规划。各年级、各班根据“实施方案”的总体要求,结合学生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规划,提倡学生自带活动器材,走向操场、走在阳光下,在指定的地点开展自己喜爱的文体活动,并在实践和探索中不断完善,逐步形成班级、年级、学校特色。
小学课外活动计划2一、指导思想
积极贯彻“健康第一”、“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现代健康理念,以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大力推进体育大课间活动为重点。
二、工作目标
逐步完善学校的体育器材和基础设施建设,丰富课内外体育活动内容,使学生每天在校锻炼一小时的时间得到保证,让每天的体育运动和锻炼成为学生的自觉行动和行为习惯,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和各方面的全面发展,实现学生活泼快乐、健康成长。
三、工作内容
1、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大力营造活动氛围。充分利用升旗、知识竞赛、校园广播站、班会、团会、宣传画、征文、标语等形式,使广大师生深入了解“体育运动”的重要意义。使“健康第一”、“达标争优、强健体魄”、“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等口号深入人心。开展“致家长一封信”活动,使“体育运动”深入到校外教育和家庭教育中。同时,发挥新闻媒体的宣传作用,及时宣传、报道学校的“体育运动”的开展情况,促进活动深入持久、扎实有效地开展下去。
2、完善校园体育基础设施建设。严格执行国家《体育器材配备标准》,增加体育 器材的数量和品种,配全、配齐体育器材,规范器材的使用制度,加快发展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体育基础设施建设。
3、保证体育教师的数量和质量,开齐开足并上好体育课。学校应按照《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有关学校体育教师配备的要求,结合《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施方案》和初中体育与健康课时比例提高的实际,科学核定体育教师的工作量,保证学校体育教师编制的数额。防止因缺少体育教师而削减体育课课时的现象。必须严格按照《教育部关于落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体育活动时间的意见》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开齐开足体育课(体育与健康)课时,全面提升体育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4、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
(1)、不断丰富大课间体育活动组织形式和活动内容,科学合理地安排运动负荷。注重开展群众性的文体活动,面向全体学生,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本着实践与研究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统一与灵活相结合的原则,在创新活动形式、丰富活动内容上下功夫。
(2)、每年要至少组织一次大型体育活动,如大型田径运动会等;每月要组织一次小型的体育比赛,如篮球、排球、足球、跳绳、拔河、踢毽子等项目及趣味性游戏等。要基本实现面向全体,以发展体能为主体,突出趣味竞技性。鼓励以班级、年级为单位开展“一项特色的体育活动”,培养青少年学生树立终身锻炼的意识进而达到“幸福生活一辈子”的目标。
(3)、对学生进行民族传统体育教育,弘扬民族体育文化,丰富体育活动形式。
(4)、精心设计各种活动,推动学校体育工作上层次、上水平。坚持经常性的常规活动。
(5)、创建特色体育活动第二课堂,成立校内田径队、篮球队等,保证每个学生每天有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帮助每位学生掌握“至少2项日常锻炼,终身受益的体育技能”,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促进体质健康水平切实得 到提高。
5、加强学生体质健康的评价。以全面实施《学生体 ……此处隐藏13485个字……系,将6对中学和10对小学进行结对。各结对学校可依据师生兴趣、爱好、特长组建活动联盟,选拔有专长的师生,探索“走校”讲学机制,逐步缩小校际间差距。
对DIY活动进行串烧
从活动类型来看,各区县目前也在根据各自不同的区域资源分布特点,将各自DIY的活动进行“串烧”。为了让学生在三点半放学后“有地方去”,西城区少年宫主任王小慧介绍,今年将在每个街道建设1至2所少年宫,并在学校和街道开展100场青少年国学公益大讲堂。东城则将在艺术、科技、体育领域打造戏剧、动漫、电影、体操和国防5个品牌特色活动,比如每周至少设立一个电影日。
此外,为保证活动落实到位,部分区县还对课外活动的举办频次提出了量化要求。石景山区要求各中小学校每学期至少开展2次艺术家、科学家、体育明星进校园活动。同时,要求学校每学期开设各类社团不得低于5个。丰台教委要求每个自愿参加活动的学生,每周至少参加一次体育类兴趣活动。
多种购买方式盘活资金
在资金使用方面,东城采取公益合作和市场招投标等方式进行活动项目的开发和购买。同时,对外聘名家的邀请制定标准,防止因市场需求增大而漫天要价。为了保证学生安全,在选用购买方式时,对公司的准入资格严格审查,并引入学区教育志愿者管理团队介入活动项目。
石景山教委将经费全部下发至中小学自行使用,要求各中小学校经费使用时不得低于3人决定,经费使用情况须定期通过校园网站、公示栏等方式公示。
门头沟教委则将统筹安排经费分三部分使用:一是按生均300元标准拨至学校,其中200人以上的学校按实际人数核拨,200人以下的学校按200人核拨;二是区教委用于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经费;三是区教委用于组织开展区级课外活动,对课外活动开展卓有成效的学校给予扶持奖励等(奖励资金限用于课外活动)。各学校按照辅导教师的职称和级别自主制定外聘教师薪金标准,每课时最高不超过100元。
□学校案例
小学
校内外携手家长做外援
为保证教师的专业性,不少小学选择与少年宫等校外资源单位携手,让特色活动走进学校。同时,家长也成为学校发展的“外援”。
石景山实验小学副校长殷佳介绍,每周一下午放学后,学校开设亲子讲堂,由学生家长作为志愿者,结合自己的特长和工作特点,给孩子们上课,每次讲堂时间为一节课。丰台草桥小学也把家长请来做外援,校长林艳玲介绍,每周五学校将聘请家长志愿者担任推广普及类活动的教师,面向全校一至六年级授课。
和平里第一小学则携手东城区少年宫的专业教师,将书法、茶艺、民乐竹笛、创意手工、国画、数独和游戏7个项目请进学校,丰富学生的课外活动。
中学
依托社团开发新课程
东直门中学在已有的社团、活动、校本课程等的基础上,通过课程资源中心的建设,整合并丰富了课外活动的形式和内容。为了提升学生的生活技能开设了家政、厨艺和简单的机械维修等生活素养类课程;为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开设了空气质量监测、星空探索、创意表演等科学探索类课程。
171中学也在原有32个注册社团的基础上进行整合,推出“人人运动日”、“特色活动日”和“周五课程日”三日式课外活动。运动日活动中既有从体育局外聘的专业舞蹈教师开设的精品课程,也有沙包、推铁圈等普惠型活动;活动日则是在每周二开设的学校传统项目海量阅读,各年级学生可以自选课外文字类书籍;课程日将在每周五开放20余门课程供学生选择,主要涉及零起点的普及课程。
小学课外活动计划15一、训练目标
近几年来,我校致力于体育教学的改革,初步探索出了一条符合本校实际,有利于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有效体育与健康教学途径,为了把这一成果更加深入、细致地开展下去,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学校成立了乒乓、跳绳、球类等多种民俗体育项目课外活动兴趣小组,由我具体负责跳绳类兴趣的活动,跳绳是一项有着悠久历史的传统体育项目,跳绳花校繁多,可简可繁,随时可做,一学就会,器械简单,场地到处都是,跳绳的宜处很多,它可锻炼多种脏器,能增强人体的心血管、呼吸和神经系统的功能。对于小学生来说,跳绳还能增进人体的器官发育,有益于身心健康,强身健体,开发智力,丰富生活,提高整体综合素质,跳绳时,人的全身运动及手握绳对拇指穴位的刺激,会大大增加脑细胞的.活力,提高思维和想象力,同时,跳绳可谓左右开弓,上下齐动,有助于学生左、右大脑平衡,协调地发展。因此,跳绳也是健脑的最佳选择,此外,跳绳可以训练人的弹跳、速度、平衡、耐力、爆发力,同时培养人体动作的准确性、灵活性、协调性,以及顽强的意志和奋发向上的精神。
跳绳运动老少皆宜,通过兴趣小组的活动,可激发大批的学生参与跳绳运动中来,为学生的终身体育,终身健康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小组活动实施内容
1. 成立小组。
2.小组成员技术培训(包括:单跳、双双、编花绳、长绳跳、绳中跳等)。
3.成员品德培养。
4.学业促进。
5.参与学校的各项比赛及时对外展示表演。
6.宣传与促进跳绳活动的开展。
三、训练阶段安排
1.训练阶段
积极动员,物色人选,组成兴趣小组, 单跳、双跳的基础练习
2.提高阶段
阶段性调整提高
四、兴趣小组训练要求及具体作息时间,场地安排
1.训练要求
① 师生必须严格遵守作息时间和训练内容。
② 教师关注全体学生的训练。
③ 教师应进行科学训练,及时总结并做好记录。
④ 训练中注意安全,积极预防运动损伤的发生。
⑤ 注重体育尖子的培养,训练中进行分层教学,共同进步。
2.训练时间安排
周二下午5:00---5:40、周日早上9:00---11:00
3.场地器材安排
训练场地定在健身广场。
器材方面:短绳、长绳由学校统一购进。
五、兴趣小组达成目标
通过近一个学期的课余训练,拟成以下目标:
1.单跳 有人单绳快速跳 平均150次/分
2.集体项目需求配合默契、协调。
3.让每一个成员都热爱跳绳,并把跳绳作为日常的一种锻炼身体的常备手段。
六、具体训练安排
1.单跳
① 四列横队、每人一根,以单绳飞跳为主。
② 正面接力、跑跳形式进行。
2.单脚跳
① 四列横队、每人一根四列横队、每人一根,左、右脚互换跳若干组。
② 以组为单位、比赛进行。
3.交叉跳
① 四列横队、单绳跳热身。
② 跳单绳、双手交叉跳、反跳若干组。
4.花式跳
① 跳单绳的基础上,加入单脚跳。
② 分组比赛。
5.双人跳
① 两人一组,一人带一个,双脚单跳。 ② 配合默契、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