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鲸》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鲸》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鲸》教学设计 篇1【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理解鲸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2、学习课文抓住事物特点来写的方法。
3、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感情,练习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了解鲸的种类和生活习性。
【教学难点】
学会用打比方、列举数字的方法来说明事物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新课
1、揭题,读题。
2、通过昨天的学习,你了解了哪些知识?
3、你还想知道些什么?
4、教师归纳学生问题,明确教学目标:
⑴ 了解鲸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⑵ 看看作者是怎样来写这些特点的?
希望同学们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弄懂这些问题,探索大自然的奥秘,做一个学科学、爱科学的小小科学家。
二、自学课文
1、指名读课文,思考:
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来写的?划出你最觉得最有趣的句子。
2、学生按自学小组自学,继续讨论以上问题。
三、学习课文
1、播放录像,想,你觉得鲸怎样?
从第一段哪些句子里可以看出鲸的大?
出示句子,理解列举数字和对比的方法,指导朗读。
2、你知道鲸是怎样一步一步地变化的吗?
播放录像,读课文,自己说一说,注意表示时间的词。
根据词语,引导学生复述。
3、师生接读:
在演变的过程中,有的有牙齿变成了,有的没有牙齿,变成了。
4、过渡:鲸还有许多知识,你还想知道吗?让我们一起来做小小科学家,探索鲸的.奥秘。
5、小组自学讨论课文4~7自然段,要求,看一看谁掌握的知识多?
6、小组汇报,你掌握了鲸的什么知识?
教师根据学生的表述相机指导:
第四自然段:分角色朗读。
第五自然段:做一个有经验的渔民,根据水柱来判断鲸的种类。
第六自然段:画示意图。
第七自然段:读出表示生长快的句子。
四、小结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到了鲸的哪些知识?举行鲸的知识小小报告会。
2、你还知道鲸的什么知识?
3、激励学生努力学习,积极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板书设计】
9、鲸吃食 呼吸 睡觉 繁殖
【课堂检测】
1、划去下列每组词中不合群的一个,在下面划上——,并说一说为什么。
⑴ 鲨鱼带鱼鲸鱼梭鱼
⑵ 老虎狮子鲸鱼豹子
⑶ 齿鲸幼鲸须鲸
2、选择你认为正确的答案:
鲸是哺乳动物是因为:
( )鲸很大、很重
( )鲸用肺呼吸
( )鲸是胎生的
( )鲸有鳍
( )鲸的睡觉方式很特殊
( )幼鲸吃母鲸的乳汁长大
《鲸》教学设计 篇2教学目标:
1、了解鲸的形体特点、种类、进化过程和生活习性,培养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2、熟读课文并体会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等表达方法在文中的作用;
3、尝试运用所学的有关“鲸”的知识完成口语训练。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鲸的特点。
难点: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介绍说明的写作方法。
课前准备:
1、电脑软件
2、预习要求:
a搜集有关鲸的资料,对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进行研究。
b在自学课文的时候,要抓住自然段的中心句和重点词语,以求较快地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c结合自然课上学的知识说说你对哺乳动物的认识,理解“鲸不属于鱼类,是哺乳动物”。
d本文在表达上运用列举数字、比较、举例、比喻说明等多种方法,对鲸这种最大的哺乳动物的特点 作了通俗的说明,找出文章中相关语句。
教学时数:两课时
第一课时(略)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22课,齐读课题。
二、导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又认识了一位大朋友——鲸。能谈谈他给你的印象吗?
(体形庞大、可分两类、哺乳动物、食量惊人、呼吸喷水、睡觉特别、生长迅速)
三、走入文本
1、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边读边画出能够体现鲸的这些特点的语句,而后讲讲,鲸的哪些特点给你印象最深?也可以先读书,而后用你的画笔,画一下它呼吸、吃食以及睡觉时的样子,一会儿拿着你的画,结合课文把你的理解讲给大家听!
2、生读书,师巡视(适当指导提示;鼓励学生交流汇报)。
3、学生交流汇报。
如果老师“挖个大池塘”,“养鲸”可不可以?如果成功了我会成为最大的“养鱼”专业户!
(提示:如果你反对,你必须很好地运用文中关于“鲸”的资料,有理有据地说服老师放弃这个宏伟计划!如果你赞成,也必须讲清楚你的依据和想法!)
快读书、画重点、想对策——拯救这位快疯掉的语文老师!
四、读书讨论
作者一上来就向我们介绍了鲸“体形庞大”,请大家读读课文,找找课文中那些可以说明鲸的体形大的'句子,看看可否借助这样的资料来阐明自己的观点?
过渡:除此之外,作者还向我们介绍了鲸的生活习性,现在就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每组选择一个你们最感兴趣的部分,展开学习讨论:老师“养鲸的计划”能否实现?。
吃食
(1)须鲸和齿鲸在吃食上有什么不同,但是都食量大。(鲸吞蚕食,很可怕)
(2)作者用到了哪些说明方法?
(3)分男女生读课文。
呼吸
(1)鲸呼吸时用肺,喷水柱——伤人
(2)不同种类的鲸喷出的形状也不一样
(3)画一画鲸呼吸时喷出的水柱。出示学生的画,判断说明原因,用上“因为……所以……”说一句话。
(4)师引读。
睡觉
(1)鲸睡觉时聚、头朝里、围成一个圈,池塘不可以!
(2)出示鲸的图片,指明上台摆摆看。
(3)对鲸睡觉的样子感兴趣的同学站起来读。
生长
(1)生长迅 ……此处隐藏14874个字……>
4、虎鲸、蓝鲸太凶猛。
五、在读写拓展中延伸课外
1、教师总结课文。
2、布置课外作业:
师:同学们,短短的四十分钟就在谢老师与咱们五年甲班全体同学的愉快的学习声中过去了,刚才,我们一起学习了鲸的进化过程、类属、种类及生活习性,你们还有哪些问题未解决吗?因为时间关系,暂时不能解决了。不过,老师告诉你们一些方法,比如可以在《动物百科全书》《海洋世界》等书籍上找答案。
虽然跟我们五年乙班的全体同学相处只有短短的一节课时间,但你们却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你们在学习上都是很棒的。今天同学们的精彩很表现。让我想起了昨天在网上看到一则“招聘启事”,觉得挺适合你们的,便把它下载了下来,你们想读读吗?(出示“招聘启事”)大家课后设计解说形式及解说词。最后,老师建议同学们回去去找一找有关鲸与人类的关系密切的资料,做成手抄报,全班交流。
《鲸》教学设计 篇14本文第四段是全文的重点段,作者抓住了鲸的饮食、呼吸、睡觉、生长四方面的特点,恰当地运用了比较、打比方、列数字等方法来具体说明。作者能抓住鲸的特点写,使读者清楚地了解鲸这个独特的海洋动物,读后印象深刻。通过学习本文使学生了解鲸的一些知识,学习作者用多种方法说明事物特点的表达方法。同时,培养学生探索动物世界的兴趣。
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3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正确读写“目前、上颚、哺乳、退化、垂直、经验、判断、胎生、寿命”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了解鲸的特点、种类、进化过程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激发探索海洋动物的兴趣,知道保护鲸的意义,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感。
4、认识列举数字、作比较、举例子等说明方法,并学会运用。
学习重、难点:
教学重点是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鲸的有关知识,初步认识课文所运用的说明方法。
教学难点是了解鲸的进化过程,感受鲸和大自然的和谐相处,进而热爱动物,热爱大自然。
教学时间: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任务:
1、学会部分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继续认识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三种说明方法。
教学过程:(略)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鲸、肺”两个生字。
2、巩固学习打比方这种说明方法,学习分类别。
3、初步学习“写中心、列提纲”的`方法。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鲸的有关知识,认识课文新的说明方法:分类别。
教学难点:了解鲸的进化过程,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1、这节课咱们继续学习第9课,齐读课题。
2、昨天咱们学习了生字,我发现有一个生字错得比较多,咱们再来仔细看看这个字,你知道“肺”的关键笔画是什么?
[设计理念:结合本篇课文第一课时学习的作业反馈情况,重点及时纠正学生不规范字的错误书写习惯,培养正确的书写习惯。]
3、《鲸》是一篇说明文,说明文中说明方法很重要,你知道哪些说明方法?那你们了解他们吗?我来考考大家,做练习。
[设计理念:巩固第一课时中有关说明方法的学习,通过练习帮助学生较为清晰地区分已学的说明方法,明确说明方法的作用。]
二、学习新课,
1、找中心句,明确结构
作者运用这些方法形象地介绍鲸的形体特点,还特别详细地说明了它的一些生活习性,咱们一起来找找,好吗?出示“自读要求1”。
指名回答。
[设计理念:通过完成自读要求中“找中心句”的任务,明确课文的结构,为后面的“自述”学习做好铺垫。]
2、教新学法,学习“进食”
1)作者是怎样具体介绍鲸的生活习性的呢?咱们来看看“进食”这一段,小声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说明方法?从中你看出什么?2)这一段还运用了一种新的说明方法,咱们今天第一次接触,叫分类别,它是将某种事物,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成不同的类别,一类一类地加以说明。你们看,因为鲸的进食情况比较复杂,所以作者把它分成几类进行介绍?你发现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分类别的作用:能条理清楚地说明事物。)咱们把这种新的说明方法记下来吧。
3)须鲸和齿鲸的食物有什么不同?你们看句子中有个“主要”这个词,可不可以去掉?是的,说明文中用词是一定要准确的。
[设计理念:以“进食”一段为例,引导学生认识“中心句+说明方法(关键词)”的结构特点,了解并学习作者表达得细致和准确。]
3、总结写法,自学后三段
同学们,仔细看这一段,你发现了它的结构特点吗?(先写中心句,再运用各种说明方法准确地说清内容。)现在咱们根据这个特点来了解鲸的其他生活习性吧。出示“自读要求2”。指名交流。
[设计理念:运用新学的学习方法,进行新课的自学,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4、学习“进化过程”,抓关键词
1)同学们,你们知道吗?鲸还有个很特别的地方,他虽然样子像鱼,生活在水里,但是他不是鱼,而是哺乳动物,这点我们可以从它生活习性中的用肺呼吸和胎生中得知,文中还有一段也说明了这点,你们找到了吗?谁来读一读这一段?指名读。其他同学注意听,待会儿用一句话告诉我导致鲸发生巨大变化的原因,好吗?
2)如果我想请你用自己的话给大家具体介绍一下鲸的进化过程,给你几个关键词的提示,你会从这一段中选择哪几个关键词呢?请同学们想一想,拿出工作纸,先写一写,再练习说一说。
3)指名说,适当点评。 5、运用学法,练习“自述”
1)同学们,你们看,我们抓住关键词也可以把内容说得很清楚。咱们今天就要学习运用作者的写作方法,在表达前先想好自己要说哪些内容,再想想可以用什么说明方法说,或者抓几个关键词的提示,帮助自己说得更准确。
2)这篇课文的后面43页有个“小练笔”,谁来读读要求?理解“自述”。你准备介绍自己的哪些方面呢?请同学们在工作纸上先列个提纲做个准备,可以选择书上的内容,也可以选择课后“资料袋”的内容,还可以用课外资料。
3)学生练习列提纲。学生练习自述。
4)指名说,评价。
[设计理念:运用今天学习的“中心句+说明方法(关键词)”方法,尝试进行“鲸的自述”思维导图训练,拓展学生思路,明确表达方法,提高语文能力。]
三、总结课文,揭示主题
这篇课文写于20世纪80年代,那时人们对海洋世界还不够了解,现在,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我们对海洋的了解越来越深入了,但是同时,破坏也在与日俱增,请同学们进行“鲸的自述”时,帮鲸呼吁保护环境。
四、布置作业
1、完成课堂小练笔,进行修改。
2、搜集海洋生态资料,了解海洋破环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