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时间:2025-10-17 20:29:19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3页的内容,课堂活动第1.2题。

【教学目标】

1.经受把几个一样数的连加表示成乘法算式的学习过程,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知道乘法算式各局部的名称,会读、会写乘法算式。

2.培育学生初步的观看、比拟、分析、推理力量。

3.初步感受乘法与加法的联系,激发学生对乘法学习的兴趣。

【教学难重点】

教学重点:经受把几个一样数的连加表示成乘法算式的`学习过程,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知道乘法算式各局部的名称,会读、会写乘法算式。

教学难点:感受乘法与加法的联系,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

【教学预备】

教师预备:实物投影仪,课件。

学生预备:小棒,圆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引入新课

1.课件展现情境图

请你认真观看这幅图,你看到了什么?

2.提出数学问题

依据图中的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引导学生提问,教师依据学生的答复同步板书:

3.解决问题

谁能解决这第一个问题?每层楼有9扇窗户,我想问3层楼共有多少扇窗户?(共27扇窗户。)你是怎么知道的?

教师再抽学生说一说怎么解决其他问题的,同步在相应的问题后面板书算式。

4.感知“几个几”

观看上面几个算式,你发觉了什么?把你的想法说给同桌听一听。

为什么用的加法?在“9+9+9=27”中,一样的加数是几?有几个一样的加数?

这个算式可以说是几个几相加?其余的算式分别表示几个几相加?

3.设置认知冲突,引出课题

(课件展现主题图中3位同学踢毽的情境)

每组有几人踢毽?

课件出示许多组同学踢毽(展现局部)

假如有这样的100组同学同时踢毽,一共有多少人在踢毽呢?

(学生列算式)

列完了吗?你有什么感觉?有没有简便方法?

4.提醒课题

像上面这样的算式,在数学上可以用一种更简便的方法计算,想学习这种方法吗?(停留片刻)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一种新的新的运算方法——乘法。(板书课题:乘法),乘法要学习的内容还许多,今日只是初步熟悉。(完善板书:的初步熟悉)

二、自主构建,理解意义

1.教学例1,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1)出示例1的植树情境图。

看到这幅图,你想知道什么?

鼓舞学生采纳不同的方法解决,并结合学生的答复教师同步板书:

(2)提醒联系引出乘法算式。

像这样求4个8相加是多少,除了可以用连加法计算,还可以用乘法计算,用8×4或者4×8来表示。

板书:

8×4读作:8乘4

4×8读作:4乘8

想一想,8×4等于多少?4×8等于多少?你是怎么想的?“×”叫乘号。

4+4+4+4+4+4+4+4=32用乘法应怎样表示?你是怎么想的?

(3)引导学生体会乘法算式更简便。

你喜爱用加法算式还是乘法算式?为什么?

2.教学例2,进一步体会乘法的意义。

(1)课件出例如2的情境图。

观看图,你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一共有多少盆花?)

发觉:每次摆3盆,摆了6次,所以是6个3。

加法算式就是:3+3+3+3+3+3=18(盆)

写成乘法算式怎么写?

(2)熟悉因数。

板书:在乘法里,乘号两边的数叫“因数”,乘得的结果叫“积”。

观看上面算式,你发觉了什么?

小结:像这样几个一样加数相加,可以用乘法计算。

三、练习应用,稳固内化

1.课堂活动第1题。

看算式读一读,稳固乘法算式的读法,留意通过卡片与小组活动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2.课堂活动第2题。

同桌合作,一人先说算式,另一人依据所述摆小棒,然后交换角色活动。

3.课堂活动第3题。

前面我们遇到了:100个3连加的问题,现在你会解决了吗?怎样写比拟简便?

四、反思总结,概括提升

今日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知道了些什么?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2

【教学内容】:

课本p47、 48页,例1、 2。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等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乘法的含义。

2、认识乘号、因数、会读写乘法算式。

3、使学生知道乘法算式中的各部分名称,乘数和积在乘法算式中的位置。会正确地写出乘法算式。

【教学重难点】:

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知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时,用乘法表示比较简便,认识乘号,会读、写乘法算式

【教学准备】:

教师要准备气球、梨和熊猫图,学生准备小棒、练习本、红花、小圆形、梨和熊猫的学具卡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星期天到了,小明和他的伙伴正在一起玩游戏呢,让我们来看看吧。

这是什么地方呀?你最爱玩什么项目?

[设计意图]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认识乘法建立概念

1、出示插图数一数:小飞机上共有几人

2、分小组讨论一下:怎样数?怎样算?

3、请分组汇报说说你们是怎样算的?

板书:1) 1+1+1+1+1+1+1+1+1+1+1+1+1+1+1+1+1+1+1+1=15有1+1+……+1+1=15几个1相加?

15个1相加

2)每个吊厢坐3人,一共有5个3相加,3+3+3+3+3=20还有别的算法吗?

4、师小结:像上面算法来算,你觉得怎样?

对呀,太麻烦了。为了更简便地表示像这种有很多个相同加数连加的.算式,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种新的计算方法

板书:“乘法”

5、同学来观察一下黑板上面的加法算式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大家说得对,根据这些特点,我们把很多个相同加数相加的算式简化,如在相同加数和这加数的个数间 ……此处隐藏21336个字……用加法真的很麻烦,学生有了这种体悟后,引导他们去想更好方法,就有了很大激情、动力。

教学目标

1、创设情境,在动脑、动手、动口中体会乘法的`意义。

2、熟悉乘号,初步把握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重点、难点

重点:乘法的意义,熟悉乘号,会读、写乘法算式。

难点:把加法算式改写为乘法算式。

教学具预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爱去哪儿玩?()个()相加?有5个3,写出加法算式是:3+3+3+3+3=15。

b)课件出示旋转小火车图。问:小火车里共有多少个人?那你能不能用刚刚数小飞机的方法来数一数小火车的人数?一个车厢里有多少人?(6人)有几个这样的车厢?(4个)想:()个()相加,你能列出加法算式吗?(6+6+6+6=24)

c)课件出示过山车图。过山车里共有多少人?(每排是2人,有7排,那就是7个2。)你能列出加法算式吗?(2+2+2+2+2+2+2=14)

(2)观看这几道算式,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这些算式的加数都一样。)3+3+3+3+3=15 6+6+6+6=242+2+2+2+2+2+2=14

(3)这三个式子最长的是哪个?看到教师写你们有什么感受?为了简便地表示像这样的连加算式,人们就用乘法来计算。今日我们来学习一种新的计算方法——乘法。(板书课题)提问:2+2+2+2+2+2+2=14这个连加算式表示什么?(7个2相加,和是14。)指出:这种加数一样的加法,还可以用乘法表示。写成乘法算式是2×7=14或7×2=14。说明:“×”叫乘号,根据从左到右的挨次读乘法算式。2×7=14,读作:2乘7等于14;7×2=14,读作7乘2等于14。(板书)

2、用乘号算式表示。同学们数一数“3+3+3+3+3=15”里面有几个3?(5个3相加。)你能写出乘法算式吗?学生试着写出:5×3=15,3×5=15,并读一读。6+6+6+6=24,这里面有几个6,你能写出乘法算式吗?学生试着写出:6×4=24,4×6=24,指名读算式。

三、稳固练习

1、“找朋友”嬉戏,拿着乘法算式的同学去找拿着相应的加法算式的同学;

2、智力大比拼,共四关。

3、完成教材做一做的第1—3题。

四、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你收获到什么了?小结:求几个一样的数连加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

其实呀,我们寻常生活中也有许多乘法算式,让我们一起观赏一下吧!

教师总结:在生活中有许多这样的例子,盼望同学们专心去观看,信任你肯定会成为小小的数学家。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15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同数连加和乘法之间的联系。

2.在应用乘法解决现实问题过程中培养初步的应用意识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3.感受乘法的在问题解决中的作用,激发学习乘法的兴趣。

【教学难重点】

教学重点: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学生对加法和乘法之间关系的理解,准确读、写乘法算式。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

学生准备:练习本。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前面课我们认识了乘法,你想用前面学习的乘法知识去解决身边的'问题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进一步认识前面学习的乘法。

板书课题:乘法的初步认识的练习

二、基础练习,巩固意义

补充题: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3+3+3+3=□×□5+5=□×□

(1)生读题,独立完成。

展示:3+3+3+3=3×4,5+5=2×5。

(2)思考交流:

你是怎么想的?

小结:第一个加法算式,每一个加数都是3,有4个这样的3,所以可以写成4×3或者3×4;第二个加法算式是2个5相加,相同加数是5,有2个,所以可以写成2×5或5×2。

三、综合练习,整体提升

1.练习一第5题。

(1)第(1)小题。

观察这幅图,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请将信息填在括号里?

要求一共有多少根胡萝卜?采用什么方法?

你是怎么得出乘法算式的?

(2)第(2)小题。

仔细观察,将信息填在括号里。

要求一共有多少个面包?采用什么方法?看第二种方法,你是怎么得出乘法算式的?

观察这两个乘法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初步感受:两个因数,其中一个为1,另一个因数为5,最后的积是5。

(3)第(3)小题。

有多少个盘子?每个盘子里有几个苹果?所以是几个几?一共有多少个苹果?你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2.练习一第6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集体评议。

第1幅图中,是几个几相加?可以怎样列式?为什么?第2幅图中,可以填几个几呢?怎么列式呢?(4×6或6×4)为什么用乘法算式呢?

小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

3.完成练习一第7题

生先独立完成,教师巡视,再集体评议。

4个6相加,你用什么方法计算?和是多少?为什么可以用乘法计算?

2×3=()+()+()=()+()引导学生充分发表意见:第一个加法算式,有几个相同的加数?(3个)所以2×3可以看成几个几相加;第二个加法算式,有几个相同的加数?(2个)所以可以看成几个几相加。

4.练习一第8题。

仔细读题,说说题目是什么意思?你觉得什么样的算式才是朋友?

分小组内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交流:小兔子3×4的朋友有哪些?一共有几个朋友?熊猫呢?……

四、拓展练习,发展提高

1.完成练习一第9题。

先观察这幅图。

从图上获得了哪些信息?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吗?小组内讨论一下。

学生独立解决这些问题,再集体交流:为什么这两个问题都可以用乘法来解决?

2.补充题

一个三角形有几条边?下面每个图形中有多少个三角形?一共有几条边?

一个三角形有几条边?(3条)。仔细观察这些图形,每一个图形中有几个三角形?一共有多少条边?

小组讨论,集体汇报:

(1)第一个图形有3个三角形,一共有3+3+3=9条边,因为是3个3,所以可以写成乘法算式3×3=9;

(2)第二个图形有4个三角形,包含了4个3,一共有4×3=12条边。

(3)第三个图形有5个三角形,包含了5个3,一共有3×5=15条边。

五、全课总结,概括提升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复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