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导处教学工作总结
总结是事后对某一阶段的学习、工作或其完成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的一种书面材料,它是增长才干的一种好办法,让我们好好写一份总结吧。但是却发现不知道该写些什么,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教导处教学工作总结,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教导处教学工作总结1一学期忙忙碌碌的过去了,XX小学的教学工作告一段落,现将这一学期所作的零碎工作汇报:
1、严格过程管理,打造勤紧的工作精神。
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们曾经特别重视教育教学工作的结果管理,以最终的一次结果决定对教师的奖惩。事实上,教育教学工作有其固有的特殊性,这种方法衡量教师的工作效果是缺乏准确性和公正性的,而且,由于结果的不可逆转性,只重结果并不能有效保证每个人的工作都能尽力做好。所以,我们高度重视过程管理,努力形成勤谨工作的精神。
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学校的教学常规管理制度,使教师们对每项的要求都做到心知肚明,在教学工作中自觉的遵照执行,并建立了教师业务档案制度,开学初制定出每周的监控重点,充分利用监控的功能作用,加强教学常规的过程管理,并把每次的监控结果及时在网上发布,做到公开、公平、公正,教师们可以随时查阅全校教师的各项工作情况,学校定期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召开教师会对好的表扬,对存在的不足点明,引起教师们重视。学期末把各项的监控结果统计,作为评定教师工作的依据。通过过程管理的实施,教师们平时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了,工作态度严谨了,教学秩序井然有序。
2、建立学习型组织。
在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只有时时保持进取的精神,把学习与研究作为永恒的主题,方能适应新的形势。为促进业务学习和研究,我们做了三方面工作:一是制定业务学习研究制度。学校分别在每月、每双周集中业务培训或者教学研究活动,要求教师个人在每周时间阅读一篇教育教学理论文章,每两个月撰写一篇教学案例,在教师集中学习时间交流,每学期写一篇高质量的专题总结或教学小论文。二是创设业务学习研究条件。动员教师订阅业务报刊,使我们拥有更多的学习资料;在学校网站的渤小论坛中发表文章,发表见解,提供更多的校内交流、研究机会;走出校门去学习,在网上和专家研讨,让我们不断吸取最新、更广泛的营养;三是实行教研成果奖励制度。对在校级以上论文评比、竞赛课活动中获奖或者报刊上发表文章作为工作评价的重要内容,加入教师工作评价中,作为评优晋级的重要依据。本学期对教师进行了育典校园使用的培训。
3、正确导向,保证教学质量。
教导处的主要职责是为教学服务,要保证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并为取得高质量教学的`效果实施相应的管理。
新课标的出台为课堂教学指明了方向,上学期五年级的市级抽测和质量评价方案的出台,也为我们教师的提供了更具体的蓝本,开学初我校抓住这个契机,组织语数和课任教师对抽测试卷和质量评价方案进行了深入的学习和研讨,从研究题型入手,到讨论考核的内容从五年级联系到各自的年级及学科,从研讨中教师们明确了教学中该抓什么,该怎么抓,明确的教学的内容和方向。
俗话说,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为了让教师们及时了解我校各班的教学动态,在本学期结合我校的活动,开展了多次教学研讨活动。三月份的作文演讲赛之后,结合活动进行了学生素质现状的分析研讨活动,在研讨会上,李艳荣老师结合自己班的接待德国朋友的活动为大家进行了精彩的演说,是大家受益匪浅,这次活动加深了教育教学间的联系,是教师们更深刻认识到教育教学是不可分割的的整体;四月份结合我校对1—6年级的语数全面抽测,大家一起召开了抽测情况分析会,与会教师对自己班级的情况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找出不足,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期中考试后,中心校抽测后,我们都对情况进行了及时的分析,使每一个年级,每一学科都能够融会贯通。为下一步的工作明确方向。
教导处教学工作总结2本学年,在市县教研室的正确领导下,我校坚持以推进新课程改革为重点,以提升教学质量为核心,深化课题研究,强化教师队伍建设,优化常规管理,开展各类教研活动,不断提升新课程教学的实施水平,确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学观念和方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现将主要工作概括如下:
一、抓理论学习,促进教师理论水平的提高
1、印发理论学习资料:本年度教研处积极搜集有关教学、教研教改信息,通过《创新》刊这个窗口,印发了有关教育、教学理论,提高了教师的理论水平,使教师的教学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2、组织教学理论探讨:针对新课程、新理念下的教学模式的转变,在校党委领导下,本学年,教研处组织教研组长、备课组长、骨干教师成功地举行了第二届“教研论坛”。
3、与教务处合作,定期向教师们业务培训,教师们受益匪浅,信息技术的掌握和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使用给我校带来了生机,教学效果显著提高,教学节奏明显加快。
4、与教务处合作,成功组织了省生物优质课比赛及市历史优质课比赛。
5、组织各科教师积极参加各类研讨会,学术交流和新课标培训:如组织教师到合肥科大、华师参加数学、生物奥赛培训;为了拓宽教师视野,每年秋季教研处组织高三教师到教育发达地区或名校学习,借鉴兄弟学校先进经验,以改进教学方式。教师们通过到武汉二中、华师附中、武汉外校、安庆一中、九江一中、宜昌一中等校学习,回校后思想有很大触动,有的教师写出了几千字的感想。
二、抓教研课题,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校园文化建设和科研兴校是校领导一直倡导和非常重视的一项工程,为此教研处积极提倡课题研究并做了以下工作:
1、确立课题规范化。教研处为此特别设计课题立项审报表、审报步骤。在此基础上,每个教研组均有研究课题,备课组就是课题研究小组,由于教师工作任务重,课题交流探讨的多,总结汇报的少,今后教研处将努力把此工作落实好。
2、组织教师参加国、省、地区优质课、优质论文、课件、试题、教案等大赛:我校江纯、张国鸿、石若芬老师代表地区分别参加省生物、信息技术、化学优质课比赛,江纯获省一等奖,其余均获得省二等奖,黄智平、梅红曼老师获国家论文比赛一等奖,王莉、柳建青、王瑞丽老师获省论文比赛一等奖,鲁伟、胡宝华、陈志新两位老师也在省论文比赛中获奖。江纯、张国鸿、王莉、王瑞丽、陈细军、周淑敏、杨飞、叶毅、陈树东、黄胜、王贵雄、张卉、付超球、郭伶俐等十四们位教师代表学校参加地区生物、语文、物理、化学、历史、计算机等学科优质课、论文、试题、课件比赛中,其中获得一等奖的有十八人次,获二等奖的有十二人次。
3、积极鼓励教师在各级报刊杂志上发表文章、出版著作。在国家级报刊杂志上发表文章、出版著作。本学年,我校在国家级、省级报刊上发表文章的教师有黄智平、王卫华、曾亚芸、陈志新、周贵平、洪仕元、黄胜、杨飞、周淑敏、李江汉、李永刚、孔小 ……此处隐藏37116个字……讲、精练、精批)和“五必”(有发必收、有收必改、有改必评、有差必补、有错必纠);切实减轻学生过多的课业负担;同一年级的老师在作业的布置上尽量做到统一。同时,教导处不定期的进行抽查,切实保证了该项工作更好地实施。
4、认真进行考核与评定。
认真组织考核是检查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我们认真执行考核制度,按照上级规定组织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考核,严守考核纪律。本学期,教导处根据课程标准,并以教研室提出的考试精神为导向,积极参与教研室期末对各年级的调测。认真做好各类考务工作,确保每场考试能有序、顺利的进行。组织全体教师及时正确地阅卷,认真做好试卷分析和讲评。能组织教师根据试卷情况,及时认真的反思分析自己的教学情况,并通过交流总结得失,取长补短。平时能做好各项常规检查的台帐记录,并把它与考试情况结合,一起来评定教师的教学工作情况。
二、积极开展教研活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就是将新课程的.理念落实到课堂教学的实践中,转变“教”和“学”的方式,坚持“以人为本,以质量为本”开展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每一堂课的效益。
1、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市、区、校开展的各类教研活动。认真做好出外教师的课务协调工作,学校教研活动主要以年级组研讨会和教研组研讨会为主,由分管领导负责主持会议,组织研讨并做好会议记录、收缴教师代表发言稿。
2、加强教研组建设,定期开展教研组活动。为营造浓厚的教研氛围,提高全体教师业务水平,促进学校教研组建设;加强学校对教研组工作的领导与协调,建立学校领导分工负责教研组制度;全面开展以教带研,以研促教的教研活动,开拓创新,形成特色教学。学校于期初制定下发了《雕庄中学教研组活动工作意见》,《意见》对于教研组长工作职责和教研组活动内容及要求做了详细的说明,并对活动时间、地点做了统一安排,要求教研组活动每月不少于2次,要做到定主题、定主讲人。《意见》还为每个教研组安排了分管领导,要求教研组活动时分管领导必须到场参加。定期召开教研组长会议,根据学校要求,教研组长会议每月召开一次。
3、加强校际交流,促进教师发展。本学期在翁校长倡导的“科研兴校”、“走出去,请进来”的办学方针和先进的办学理念的指引下,我校教师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出去教研活动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尤其是部分青年教师通过去兄弟学校听课交流,学到了不少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同时为了加强与兄弟学校的交流与合作,积极实践新课程教学理念,探讨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方法,我校于10月22日举行“适切性课堂教学的研究”为主题的公开课教学研讨活动,汤明娟等10位老师开设了研究课,课后还组织老师们分组进行评课,得到了兄弟学校领导和教师的好评。
4、积极完善师徒结对工作。在上学期师徒结对的基础上,根据本学期的具体情况,教师师徒结对工作做了一定的调整和改善,教导处特地于9月下发了《雕庄中学师徒结对工作意见》,对师徒结对教师做了更高、更具体的要求。其中新教师必须满5年才能出师,师徒结对教师在3年期间不能更换,被指导教师听课节数增加到每学期15节,要求认真记录每次师徒活动的过程及感想,积极撰写教学反思和案例分析,学期结束要完成一篇千字以上的学徒心得或收获。新教师李莉、王丽、方宁、沈杜等都和学校部分优秀教师结成师徒对子。
本学期期末考试,我们还组织教师与学生同做一张试卷,检验自身的答题规范性,及时了解试题的测试意图与目标,以便在批改、讲评的过程中,能够充分掌握答题要点,为学生解疑。
三、强化教师岗位培训,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
教师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为了切实做好教师的业务培训工作,教导处在校长的领导下,加大了校本培训的力度,实施分层培训,以加强教师的梯队建设。
1、以教研组、课题组为单位组织教师继续学习新课程改革的先进理念。理念是先导,学习是保证。继续加强教师的理论和业务学习,采用理论联系实际,集体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的办法,把整体培训与实践应用结合起来,做好业务学习笔记,提倡每节课后记教学随笔及反思,并经常交流,使先进的教育思想牢牢扎根于每位教师心中,从而更有效地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
2、创造条件为教师提供提高和培训的机会。学习先进的理念与有效的教学手段,确保课堂教学优质高效,促进教师与学生教与学的方式的改变,谋求师生的共同发展。
3、加大青年教师培养力度。为年轻教师提供学习的机会,同时还在青年教师中开展业务竞赛,以提高年轻教师的整体素质。均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四、做好教科研工作,促进我校教科研水平的提高
1、组织教师撰写教学论文
为促进教师不断反思、总结教学经验,我们组织教师参加省、市、区各级教科研部门开展的各类教育教学论文评选活动,本学期先后有多篇论文中省、市、区优秀论文评选中获奖。
2、加强课题研究,规范过程管理
上学期在翁校长和刁校长的引领下,在全体教师的支持下,教导处积极配合,努力做好教师对于课题研究的指导和开题工作,学校共产生了11个课题:在上学期的基础上,本学期,我们把教科研工作的重心聚焦到课题管理上。开学初,督促各课题组长写出本学期课题研究工作计划,让课题组成员明确阶段目标、各自的研究任务、需要完成的台帐资料等。定期召开课题组长会议,交流课题研究进展状况,互相探讨课题研究过程中的困惑于思考,定期检查课题博客的内容,加大了各类课题的管理力度。另外,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针对我校教师课题研究的高涨热情,以及在课题研究中所遇到的问题与困惑,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学习,我校全体教师对如何开展课题研究有了较全面的认识,纷纷表示学有所获。相信在龚主任的引领以及广大教师的积极努力之下,我校的课题研究工作定会做得更有成效,更具特色!
五、召开各类座谈会、研讨会,为学校教学工作把脉。
六、开足开好课程,校本、综合活动课彰显学校特色。
开足课程、开好课程是开展好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我校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开齐、开足各门课程,一切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出发。充分提高了学生的文化修养和生活情趣,全面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综合实践课也分为分散和集中两种形式,分散的课程主要是根据学科特点,由语文老师、数学老师、英语老师、物理老师担任综合课的授课工作,另外编写综合实践活动教案;集中的课程主要体现为全校性的出外实践活动,然后学生自由组合,以小组为单位,寻找指导老师,拟定综合实践活动主题和方案,并扎实有序的进行实践研究,最后编撰综合实践活动报告。学校专门聘请专家对各组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报告进行评比,并颁发奖状。
本学期,我们在教学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同时也应清醒地看到不足,还有许多问题值得探讨。例如校本课程的开发还缺少自我的特色、没有完整的系统性;综合实践活动课还比较粗浅,要精细化;教师的教科研能力还有待加强等等。这些我们将在下个学期中努力改进,相信今后,在市教育局和校长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全校教师的共同努力,我校的教学工作一定会大踏步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