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策划

时间:2025-10-22 11:41:07
[经典]实用的活动策划9篇

[经典]实用的活动策划9篇

活动策划 篇1

活动目的:

众所周知,当代大学生正面临着来自生活各个方面的压力:课业、人际交往、宿舍生活以及爱情等等在这样繁重的压力下,学生们很容易感到焦虑、不安。建桥心协组联部即将在5月25日开展的解忧杂货铺活动希望能缓解大学生的心理压力,又能让同学们心中的秘密忧虑在绝对保密的情况下发泄出来。

活动时间:

每周四晚上收集信件,一周内回复完毕(频率可根据信件的多少决定)

活动地点:

南北心理驿站放置信箱,或选择南北交界店(具体地址可能于活动开始后进行调整)

活动对象:

全体在校大学生

活动具体流程:

1.同学们可以到南北区心灵驿站选取信纸(也可以自己准备)

2.写下自己的烦恼,并在信上留下电话号码

3.最后将信放进组联部准备好的专属加密信箱中

4.工作人员会隔天定时检查信箱,取出同学们的信件

5.按照信件内容进行分类(人际交往,宿舍,感情,学业,生活)

6.在卢丽琼老师的'指导下(找时间集体培训)写好回信

7.工作人员每周周四下午16:00—17:00以及晚上20:30—21:30在南北区心灵驿站给同学发放回信,因时间有冲突而不能领取到回信的同学,由工作人员打电话提醒领取。

活动前期准备:

1、信箱两个,信纸若干

2、提前宣传活动,让同学们了解活动,并积极去参与

3、信箱放置位置需要设立醒目的牌子

注意事项:

1、保证同学们信件的保密性

2、工作人员们要各司其职,做好自己的工作

活动策划 篇2

一. 活动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快速推进,社会实现了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套,却忽略了公共服务设施的完善,忽略了特殊人群的需求。加强社会管理,完善公共服务设施,为特殊人群创建更加便捷的生活环境,给予特俗人群关爱,提升城市人文关怀的呼声渐高。我国盲人总数约为500万,占全国人口的0.36%,占我国残障人士总数的6.02%。在这样的背景下,仍能发现:盲道铺设并不完全、设计不尽合理甚至被占用,盲人出行,步步惊心。无障碍设施的.不完善限制了盲人出行,制约了盲人自立能力。为盲人创设无障碍出行环境成了社会当前急需解决的社会管理问题,使盲人出行,步步安心。

二. 活动目的

提高市民对盲道的关注度,关爱盲人群体,宣传、推广盲道知识,促使盲道管理问题的解决,为盲人创设无障碍出行环境,给予特殊人群关爱,提升城市人文关怀。

三.活动意义

个人意义:为盲人创设无障碍出行环境,改善盲人出行条件,提升市民对盲人的关爱,让盲人能够放心地独自出行,提升其对社会的满意度及生活的幸福感。

社会意义:宣传、推广盲道知识,加强广大市民关爱特殊人群的意识,传播社会正能量,推进社会建设,完善社会公共服务设施,健全残疾人服务体系,为盲人创设无障碍出行环境,提升城市人文关怀,促进社会和谐文明发展。

四.主题

盲人出行 步步惊心

五.活动单位

岭南师范学院人文学院15级广播电视学2班 社会管理小组

六.时间

20xx年3月10日~20xx年5月26日

七.地点

岭南师范学院、湛江市赤坎区、霞山区各街道、南桥体育场

八.参与对象

岭南师范学院人文学院广播电视学2班社会管理组全体成员,市民,在校师生,

九.活动开展

1.前期社会调查:1)各街道盲道占用情况、毁损程度;

2)调查问卷(分纸质问卷与网络问卷,调查问卷内容见附录1);

2.主要活动开展:1)盲道体验活动;

2)街头采访市民;

3.后期宣传推广:1)ppt及策划书展示;

2)调查问卷结果展示;

3)盲道体验活动及采访视频;

4)撰写新闻稿并向校新闻中心、湛江晚报、碧海银沙投稿;

5)制作公益小广告并上传视频网站;

活动策划 篇3

一、活动主题:

献爱心共创精彩第二课堂

共携手同建爱心知识家园

二、活动目的:

为大学生和小学生搭建一个交流互动的平台,通过大学生分享自己的成长经历及兴趣爱好,激励小学生奋发学习,树立远大理想,同时开阔眼界,培养自己的兴趣,充分发挥自己潜质,及早定位人生。大学生也重拾童趣,为自己的大学生活添加丰富多彩的一页。

三、活动时间:

第十一周至第十六周每周一、五

四、活动地点:

渔村小学

五、参与人员:

汕尾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青年爱心社

六、活动对象:

小学三、四、五年级学生

七、活动形式:

开办9个英语兴趣班,三、四、五年级第个年级分别开设3个小班,每班人数约20~30名学生,每个班级分别由2名义教老师上课,以“第二课堂”形式组织小学生学习英语知识。主要培养刚接触英语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与一些基础知识(如音标、发音、短语、日常生活用语、歌曲、情景模仿等)。

八、可行性分析:

从校方的角度看,义教活动活动在学校内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不仅没有影响到学生和老师的正常教育活动,还有助于学生赢在起跑线上,更不会给校方带来太多麻烦,符合校方培养人才的教学宗旨。

从学生的角度看,我们不布置课外作业、不考试,不会增加学生的额外负担,还能帮忙解决他们学习上遇到的难题。

从我方角度看,我们的支教活动得到了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我们志愿者当中拥有众多高素质的、热心的支教人才。

综上所述,这次活动可行性很高,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我们能够做好。

九、实施细则:

1.与校方协商义教具体时间;

2.安排义教人员

3.对义教老师进行培训,审核教案;

4.启动仪式:

1)我方由余长乐老师带队携义教老师到渔村小学

2)渔村小学校方由其校长或老师代表及学生代表出席

3)仪式期间双方发言,阐述本次义教的过程、意义及注意事项

5.开始义教:

1)每次活动,义教志愿者在校门口集合,由组长负责清点人数,强调注意事项,一起出发;活动结束后一起返校。

2)到达小学后告知校方领导,组织学生开展活动。

3)安排专人负责拍照。

6、整个义教结束后师生合影留念。

十、注意事项:

……此处隐藏5971个字……饼干、《秘密花园》绘本

(七)尾声

1、物料:小毛巾

(八)其他设备:

1、活动海报、易拉宝、活动背景板、窗花贴纸

2、话筒、音响、电脑、投影仪(或电子屏)、相机

五、后续总结

1、活动完成后,学校自我总结,了解活动效果、评价、得失,看是否取得预期宣传效果;

2、活动结束后,可以组建家长微信群(如果没有家长微信,可以安排老师在活动签到、中间和活动结束时以分享照片为名义加微信),分享拍摄的活动照片(还可以打印几张合照赠送给家长),同时了解家长、学员对活动的评价,以期后续改进。

活动策划 篇9

一、活动背景:

随着经济的发展、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加上独生子女的趋势日益加强,情感淡薄已成为新形势下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潜在危机。学生花钱大手大脚,一味向父母索取,盲目攀比,成绩滑坡而无愧色;与父母缺乏交流,和父母感情日渐淡薄,把父母的付出认为是理所当然的;学习动力越来越不足,厌学情绪越来越突出,违纪现象越来越多;只学会索取,不懂得回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关心和照顾他人,缺乏容忍力。这些现象的存在严重阻碍了高中生的思想、道德、心理的健康发展。

二、活动目的:

1、让学生明白父母生活的艰辛以及对自己的养育之恩,值得用一辈子去珍惜、去回报,培养学生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中“百善孝为先”的传统美德。

2、让学生学会感恩,让学生因为学会感恩而变得心地善良,变得富有宽容心,学会正确处理家庭中的人际关系,从而懂得如何珍惜亲情、热爱生活。

3、使学生明白,感恩是社会上每个人都应该有的基本道德准则,是做人的起码的修养;不会感恩、不愿意感恩或者知恩不报,既是缺乏修养、自私自利的表现,又是情感冷漠、缺少人情味的表现。

4、使学生将对父母的感恩转化为学习的强大动力,从而激励其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三、活动过程:

(一)问卷调查

组织班委会成员设计一份关于“父母与子女关系现状”的问卷调查表。

调查问题设计如下:

1、写出爸爸妈妈的出生年月日、血型、爱好。

2、爸爸妈妈的职业是什么?每天工作几个小时?月收入是多少?

3、爸爸妈妈的身体状况怎么样?健康、一般还是很差?

4、爸爸妈妈的'年收入是多少?你一个人一年花掉多少钱?(包括学费、生活费、医疗费、日常开支等)你一个人花掉的钱占家庭总收入的百分比是多少?

5、你认为你的爸爸妈妈关心你吗?你爱爸爸妈妈吗?

6、你和爸爸妈妈经常争吵吗?争吵的话题是什么?最后是怎样解决分歧呢?

7、放假的时候,你是怎么度过的?你帮助爸爸妈妈做些什么事情呢?

8、当你心情不好的时候,你会主动告诉爸爸妈妈自己的烦恼或遇到的困难吗?

(二)节目排练

1、由音乐教师组织排练集体大合唱《感恩的心》和女生独唱《烛光里的妈妈》。

2、挑选二位有表演天赋的学生编排小品《今天我来当爸爸》,主要是表现一对父子在争吵后决定进行角色互换的体会和感受。

(三)主题班会

主要过程如下:

1、进入话题:

主持人:没有阳光,就没有明亮的世界;没有雨露,就没有丰收的季节;没有父母,就没有我们自己的生命;没有亲情,世界就是一片孤独而黑暗的死水。无论何时何地,请我们都不要忘记父母的恩情。

2、集体合唱《感恩的心》

3、介绍嘉宾

由班主任介绍参加班会的领导、老师、家长。(学生鼓掌欢迎)

4、公布调查分析结果

5、各抒己见

领导、老师:俗话说:“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但是,许多学生体会不到来自父母慷慨无私的爱,不知道父母给他们的每一笔钱的背后,原来都隐藏着那么多的辛酸。不知道“一粥一饭,来之不易;一丝一缕,物力维艰。”不懂得感恩,失去了爱父母的感情基础。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就是要让学会“感恩”这是时代对学生的呼唤!

家长代表:古人云: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而父母对孩子无私的付出是不图回报的,我们最大的希望是孩子能够听老师的话,多学知识,健康成长。

学生代表:其实,我们内心深深地爱着自己的爸爸妈妈,但很多同学往往忽视了父母给予的虽细小琐碎却无微不至的爱,还时不时的嫌弃他们唠叨烦人。“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请让我们思考该怎样表达对父母的爱吧!

6、公布征文结果并颁奖

“父母的爱,就像一座山,博大而宽厚;父母的爱,就像那树根,坚定而深沉;父母的爱,就像那百花酿成的蜜,馨香而甜蜜。”“父亲额上的每一道皱纹/都可以译成/一首凝重的诗;母亲头上的每一根白发/都可以写成/一篇含蓄的童话;站在岁月的路口/我阅读时/一种心情升华为感动。”这些美丽的词句都是我们在作文里表达和感受亲情的流露。看,有的妈妈感动得流下了泪水。

可见,对于爱自己的人,我们不要吝啬感谢之举,那怕只是一个赞许的微笑、一个感激的眼神、一句亲切的话语、一句诚实的夸奖,都能让我们的生活因为有了这样息息相通的心灵交流而变得格外的温馨、美好、幸福!

7、布置亲情作业

非留守学生给爸爸妈妈洗一次脚、洗一次衣服、做一顿饭。留守学生给爸爸妈妈写一封信、打个电话,说说心里话。

8、班会结束

主持人:爱是一种关心,爱是一种尊重。哪怕是一个关怀的眼神,一句柔和的问候,一杯饱含体贴的茶,都能表达出对父母的深深谢意。爸爸妈妈,如诗如画的年华悄然流逝,岁月的年轮在您们的额头留下深深的印迹,沉重而琐碎的生活压力染白了您的头发。然而,在您们爱的浇灌下,我们在健康的成长,长成了一棵棵茁壮的树。这时,您们笑了,笑得眼角绽开了一朵美丽的花。我们一定会以加倍的努力、优异的成绩、点滴的进步来报答您们的爱!

在这里,我要替所有的孩子向我们平凡而伟大的父母深深鞠一躬!让我们一起同声说:“谢谢爸爸,谢谢妈妈!”祝福您们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心情快乐、永远幸福!

(女生独唱《烛光里的妈妈》)

四、 活动反思

1、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他们参与调查和讨论的积极性,给他们一个空间和平台,让他们畅所欲言,表达他们真实的心声,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2、发挥学生干部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培养和锻炼了学生的组织能力、管理能力。

3、通过征文比赛和排练表演节目,给予学生展现才华、体现价值的平台,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集体荣誉感。

4、通过邀请学校领导、各科教师、家长、心理专家来参加班会,锻炼了学生的胆量,增强了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以及汲取他人智慧、经验的能力。

5、我们要深入、持久、细致地将其他感恩教育(感恩老师、感恩同学、感恩学校、感恩国家和社会、感恩所有帮助过自己的人等)开展下去,切实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培养学生成为具有感恩意识的人。

《[经典]实用的活动策划9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