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烙饼问题》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烙饼问题》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烙饼问题》教学设计1《烙饼问题》是数学广角中“优化问题”的第一课时的内容,主要通过讨论烙饼时怎样合理安排操作最节省时间,让学生体会在解决问题中优化思想的应用。这部分知识对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不易理解的,虽然学生在生活中接触过烙饼,但缺乏烙饼的实际经验,所以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通过演绎、例举、观察、合作讨论、优化等方法,由直观到抽象,帮助学生理解“怎样烙饼才最合理”的实践策略,从而培养学生初步的优化意识。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简单事例,使学生初步体会优化思想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化方案的意识,并尝试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优化方案。
2.能力目标:通过观察、操作、比较、讨论、思考等活动,寻找规律,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科学探究的精神。
3.情感目标:通过探究活动,让学生体验探索和合作的乐趣,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初步体会优化思想的应用。
教学难点: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纸锅、彩色圆形图片、表格、练习题纸。
教学过程:
问题导入煮熟一个鸡蛋需要5分钟,你知道煮熟8个同样的鸡蛋需要多少分钟吗?
预设一:40分钟(一个一个煮的)
预设二:5分钟(5个同时煮的)
其实在生活中我们能够遇到很多这样的数学问题,只要我们安排合理,就能达到既能节约能源,又能节约时间的效果。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数学广角中的烙饼问题。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吃过烙饼吗?知道饼是怎样烙出来的吗?
看看小红的妈妈是怎样烙饼的?
引导学生看烙饼的方法:每次只能烙两张饼,两面都要烙,每面3分钟。
每次只能烙两张饼?(锅子一次同时最多可以放两个饼。)
两面都要烙?(两面都烙了才烙好了。)
每面3分钟。?
如果小红的妈妈要烙一个饼,需要多长的时间?
生:6分钟(演示)
说明:如果我们把饼的'这一面叫着正面,另一面就叫做反面,正面3分钟,反面3分钟,所以一共要6分钟。
那如果要烙2个饼呢?需要多长时间?
预设一:一个一个烙,6+6=12(分钟)
预设二:两个同时烙:6分钟
问:1、为什么烙2个饼和烙1个饼用的时间一样多?
2、比较这两种方法那种更好?我们把这种用时最少的方法叫做烙两个饼的最优方法。
现在小红和爸爸、妈妈每人要吃一个,请问一共要烙几个饼?(3个)怎样才能尽快吃上饼?
生讨论:说一说;预设一:6+6+6=18分钟预设二:6+6=12分钟
说明:在第二种方法里,本来一次可以放两个饼的,在烙第三个饼的时候只放了一个,这里是不是可能浪费了时间,那同学们想一想是不是有用时更短的方法?
两人一小组合作摆一摆:演示用时9分钟烙3个饼的过程。并将过程记录下来
饼1
饼2
饼3
第一次
正
正
第二次
反
正
第三次
反
反
小结:我们把这种烙3个饼用时至少的方法叫做烙3个饼的最优方法。
那如果要烙4个饼呢?至少要用多少时间?5个、10个甚至100个呢?
饼数
烙饼的过程
烙饼的次数(次)
用的时间(分钟)
1
1正、1反
2
2×3=6
2
1正2正、1反、2反
2
2×3=6
3
1正2正、1反3正、2反3正
3
3×3=9
4
两张两张的烙,2+2
4
4×3=12
5
2+3
5
5×3=15
6
2+2+2或3+3
6
6×3=18
7
2+2+3
7
7×3=21
8
2+2+2+2
8
8×3=24
9
2+2+2+3
9
9×3=27
10
2+2+2+2+2
10
10×3=30
仔细观察上表,我们能有什么发现?
生讨论:
师在汇报的基础上总结:饼的数量为单数时,先两个两个的烙,最后3用3个最优法烙,当饼数为双数时,两个两个的烙就可以了。
烙饼的次数×烙一面的时间=最优总时间
巩固练习
妈妈用平底锅炸鱼,这个平底锅一次最多只能炸两条鱼,炸好一面需要3钟,两面都要炸,要炸5条同样的鱼至少用多少分钟?妈妈用平底锅炸鱼,这个平底锅一次最多能炸5条鱼,炸好一面需要3钟,两面都要炸,要炸15条同样的鱼至少用多少分钟?课堂总结生畅谈收获(略)
《烙饼问题》教学设计2教材简析:
本课所学内容就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简单事例,让学生尝试从优化的角度在经济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的方案,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在解决问题中的运用。
学情分析:
1、教师主观分析:优化问题是人们经常要遇到的问题,本课的教学设计力求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出发,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推理交流等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从不同的方法中选择最佳方案,在解决问题中初步体会数学方法的应用价值,初步体会优化思想,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
2、学生认识发展分析:学生对优化问题可能在生活、学习中只是一点朦胧的了解,根本说不上什么是优化,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地从实际出发,从学生原有的生活出发,让学生感受优化的价值,从而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3、学生认知障碍点:“优化”的理解。
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中的简单事例,使学生初步体会到优化思想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
2、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中的`策略的多样性,初 ……此处隐藏24501个字……
师小结:老师也希望大家能够运用我们今天所学的知识,合理地安排好自己的时间,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提高效率,做一个珍惜时间的人。
教学反思
数学广角中的《烙饼问题》,其教学目标主要是使学生通过简单的实例,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烙饼”是一节渗透统筹优化思想的数学课,它通过简单的优化问题渗透简单的优化思想。在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中,我以“烙饼”为主题,以数学思想方法的学习为主线,围绕“怎样烙饼,才能尽快吃上饼?”展开教学,设计了烙1张、2张、3张----单张,双张饼的探究过程。以烙3张饼作为教学突破点,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佳方案的意识,为学生提供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合作探究、展示交流的时间和空间。学生利用手中小圆片代替饼,经历了从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发现数学规律——建构数学模型的过程。感觉效果不错。
重点:优化的思想——“同时”“节省时间”
小学生关于“烙饼”并无过多的生活经验,大多数都局限于“一张一张地烙”。因此,在教学中我借助所给的条件“一口平底锅内可以放两张饼”,让学生进行比较,明白“同时烙两张”会“节省时间”,从而渗透“优化的思想”。同时也为后面探究“三张饼”“四张饼”……的“最优方案”打好基础,使学生“保证每次都能烙两张饼”。
难点:规律的得出——“饼的张数×烙一张饼的时间=烙饼所需最少的时间”
突破这个难点时,我把“力气”都使在“烙三张饼”的问题上。确实,在让学生认识到“同时烙两张饼可以节省时间”后,三张饼的问题是教学难点的“突破口”。在此,我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借助手中学具试一试,探究“烙三张饼最少用多长时间”。之后组织学生交流汇报,教师相机引导,使学生认识到“保证锅内每次都能烙两张饼”才是最优方案,所用时间“9分钟”才最少。
“两张饼”“三张饼”的问题做为重点,让学生弄清楚后,在后面的探究中,学生自然会认识到“张数为双时,两张两张的烙”“张数为单时,先两张两张烙,剩下的三张同时烙”,那么烙再多张数的饼学生也不再会有问题。同时,根据烙2、3、4……张饼所用的时间,学生很快会得出“饼的张数×烙一张饼的时间=烙饼所需最少的时间”的规律,所有的问题迎刃而解。
数学广角给学生提供了一个亲近生活的机会,一个体验生活的平台。但因为大多数学生缺少生活经验,所以学起来比较难。我们老师应发掘更多的生活数学问题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去解决。
《烙饼问题》教学设计15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112页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生活中的简单事例,使学生初步体会到
优化思想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
2、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中的策略的多样性,
初步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化方案的意识。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理解优化的思想,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
最优方案的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教学难点:探究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
教具准备:硬币、若干张圆纸片(涂上正反不同颜色)、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学习新知
同学们早上你们的家人给你们做了什么好吃的?老师的家人给老师烙的饼。你们知道吗厨房里也有数学问题。想知道是什么吗?(课件出示例1图)小华妈妈正在为全家人做自己的拿手绝活——烙饼。(板书课题:数学广角——烙饼问题)
(一)师:从图上你能得到哪些信息?学生观察、理解图中的内容。(目的让学生了解一个锅可以烙两张,每面都需要烙。)
师:妈妈烙饼的一面需要几分钟?一张饼最少需要几分钟?
生:3分钟、6分钟(学生对饼需要烙两面有直接的了解)
师:“如果妈妈要烙2张饼最少需要几分钟,怎样烙?”
生:12分钟、6分钟(让学生讨论出6分钟是对的)
让学生用圆纸片在黑板演示。(其他学生用硬币操作)
师:那么烙4张饼那?
生讨论并让同学黑板演示。(其他同学用硬币操作)
师引导6张饼、8张饼、10张饼需要多少分钟。(将上述张数和总用时对应板书黑板上)
师:同学们看黑板上的这些张数和总用时,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讨论总结出双张数×3=总用时
(二)师:爸爸、妈妈和小丽各吃一张饼,一共要烙3张饼呢,烙3张饼需要多少时间,看看谁用的时间最短,能最早让他们吃上饼。(提示学生每次锅里同时能烙两张饼)
1、学生操作,探究烙3张饼的方法。(让学生用发的硬币烙一烙,同桌之间、小组之间说说用了几分钟,是怎样烙的。)
2、学生演示烙饼法。
师:谁愿意把你烙饼的方法介绍给大家。(几位不同意见的学生上黑板动手烙,边烙边解说)让大家来比较:“这些烙法,哪一种能让大家尽快地吃上饼?” 生得出结论:9分钟是烙3张饼所用的时间最短的。
师:谁能再把如何9分钟就能烙好饼的方法再和同学们分享一下。(学生黑板边演示边解说)
师:使用这种方法时,你发现了什么?(使用快速烙饼法,锅里面必须同时放2张饼。)
让学生用烙3张饼的快速烙饼法再烙一次,边烙边给同桌解说(烙3张饼的最佳方法是解决烙饼问题的关键。我让学生演示烙饼过程,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探索尝试,再进行比较,既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理清思路,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师引导:那么烙5张饼需要多少分钟那?7张、9张那?
学生自己动手并同桌间讨论,得出结论。教师板书张数与总用时。(生得出5张饼可以先烙2张,再烙3张。7张、9张同理)
师提问:同学们发现黑板上单数饼与总用时存在怎样的关系?
生总结出单张数×3=总用时
引导出双张数、单张数与总用时的关系都是一样的进而总结出烙饼问题的一个规律:张数×3=总用时
(由3是单面时间)进一步总结出张数×单面时间=总用时。
二、实践应用
课件出示114页做一做第1题。
教师:“现在美味餐厅的厨师也遇到了难题,餐厅里来了三位客人,每人点了两个菜,而餐厅里只有两位厨师,假设两个厨师做每个菜的时间都相等,怎样安排炒菜的顺序才比较合理呢?”
1、引领理解题意。
2、全班交流(一般会从等待时间考虑,可以提示中间桌子是一位老伯伯。)
三、全课总结
1、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让学生自己总结)
2、师:同学们回家后可以找一找生活中还有哪些问题可以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