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山西村教学设计

时间:2025-10-15 13:53:09
游山西村教学设计

游山西村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游山西村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游山西村教学设计 篇1

设计理念:

旨在带领学生品读古诗,注重情感朗读,领略农村的朴素热情以及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真挚情感。

教学目标:

1、能够准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并默写。

2、品读重点词语,感受农村的朴素热情以及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真挚情感。

3、理解“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句的深层含义,尝试加以运用。

 一、谈话复习导入,引出课题

1、首先,回顾上一堂课我们一起学习的《题西林壁》,请同学们大声背诵,一起完成集体背诵。

2、今天,我们来学习陆游的另一首古诗《游山西村》,你们都读过陆游的其他作品吗?比如《秋叶出篱门迎凉有感》和《示儿》?请同学们在自由阅读前自行了解这位南宋诗人的背景和成就,我将出示课件: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是浙江绍兴人。他生于北宋末年,一生深受战乱、苦难之苦。他擅长文武,倡导抗金收复失地,写下许多关于忧国忧民的诗歌,是备受敬仰的抗金爱国诗人。

3、接下来,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诗句背后的故事。山西村在哪里?作为一个山村,它给这位游子带来了什么样的心灵触动呢?请同学们在自由阅读时仔细味道每个字句,标出不认识的生字。要求准确、有感情地朗读整首诗。

4、轮流读,并注意不要中断节奏。出示古诗(表明节奏),老师朗读,学生自由读,然后齐声读。

5、在背诵生字时,同学需要到黑板前写出这些生字,其他同学认真聆听,针对生字特点加强记忆。

二、学习《游山西村》一、二句:

1、为了更好地理解诗句意义,感受诗人内心的真实情感,我们需要先了解他写作时的时代背景。请看这段说明:陆游曾担任隆兴府通判,因为积极推举北伐而被罢官。诗人在回归故土的途中感到极度消沉、沮丧,在游览山西村时,他得到了当地乡亲的热情招待,心情因此有所缓和。因此,这首诗就在此时诞生了。

(1)这位游子在乡亲们的接待下,经历了怎样的欢迎呢?请看古诗的第一和第二句。请自由阅读,然后结合注释,说说这两句的含义。指名发言,要求同桌相互交流。(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细腰肠断浑不系,赤膊单挑走西风。)

(2)请大声朗读这两句诗,并在读完后告诉老师,你从诗句中领悟到了什么?

(4)你能识别重要词汇,并从它们中体会到山民的热情吗?比如“足”,你能想象一下山民招待客人时如何倒酒、上菜、要求客人如何享用美食吗?这正是农家人的风范,他们会尽全力招待客人,怕显得不够热情周到。在作者眼中,“足”是否只是指酒菜?还指什么呢?你能通过阅读体会到山民的朴实、好客情感吗?自由阅读——独立思考——齐读,感受“足”的重要性。让我们一起探讨,在看到山民如此热情地招待远方的客人时,你还能想到哪些古诗文呢?例如,“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那么这些诗人又是如何对待山民的呢?以“莫笑”为例,这位诗人叫人不要笑什么呢?没错,这里的酒菜肯定不如大酒店精致,那么在诗人的眼里,他不看重什么,更看重的是什么呢?相信此刻诗人已被山民真诚的好客之情深深打动,让我们通过朗读表达诗人内心的感动。自由阅读——个人表达——齐读,用心感受“足”的含义。

(5)我们看到山民对待诗人是如此的热情、周到,那么诗人又是如何对待山民的呢?你能用关键词概括一下吗?“莫笑”是什么意思?诗人叫人不要嘲笑什么呢?毫无疑问,这里的酒菜肯定没有大酒店那么精致,从中可以看出,诗人不在乎物质,更重视的是什么呢?相信他们内心的真挚感情已经通透到了极致,让我们一起通过朗读表达这份内心感动。自由阅读——个人思考——齐读,一同品味这份“莫笑”的情感含义。有没有稍稍改动李白的诗,将诗人内心的感动表达出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山民待我情”。

(6)同学们,现在你们的眼前是否浮现出山西村村民热情招待客人的画面?又仿佛闻到乡亲们和诗人在说些什么?请同桌分享一下你们的想法。汇报。

(7)没错,山民无比尊敬诗人,而诗人也热爱山民,这是多么真挚的感情啊!让我们一起来朗读这两句诗,将这份真挚的情感连成一片。板书:“情谊真”。

2、带读:

(1)当诗人看到乡亲们为他招待而杀鸡宰猪,摆满了桌子的美酒佳肴,他的心开始慢慢地融化。让我们带着诗人的感动再读一遍这两句诗。

(2)听到山民真挚而质朴的话语,看着乡亲们满脸热情的笑容,诗人郁闷的心情瞬间舒畅。让我们一起读出诗人内心的喜悦。

(3)山民尊重诗人,而诗人也热爱山民,这份真挚的情感一直洋溢着整个场面。让我们一同阅读,将这幅暖心的画面再次呈现出来。一起读——

三、学习《游山西村》三、四句:

1、身处乡间,陆游被乡亲们热情款待,骑着毛驴游山玩水,看到了什么景色?山重水复指的是山峦叠嶂,水道蜿蜒,柳暗花明则是指美丽的山村风景。他在诗句中表达的疑虑是什么?请描述一下这两句诗的意境。(同桌说:尽管路途艰难,但在不断前行中,总能发现新的美景,美好的人生也如此)

2、在山重水复的旅途中,当陆游觉得无路可走时,他看到了什么?请丰富一下这个新景色的描述。(板书:景色秀)

3、陆游被罢官后,他的心境如何?山西村的村民会嫌弃他吗?请思考一下,并用文字回答这些问题。

4、即使走到了路的尽头,仍然有可能欣赏到美景。同样,即使人生陷入困境,也可能迎来新的希望。在看到新的美景后,陆游的心情会有什么新变化?除了美景和美好的民风,他还看到了什么?请以“他还看到什么——”的形式作答。(柳暗花明、美丽的小山村,同样淳朴的民风,新的景象,新的希望)

5、你在学习和生活中,是否曾有过和陆游相似的感受?请根据提示用自己的语言写下你的体验。(1.当你遇到难题时,不妨看看问题的另一面,也许会有新的启示;2.当你陷入低谷时,不要轻易放弃,往往在突破极限后会有新的突破)

四、朗诵,感悟情境

过渡:陆游回归故里,沉浸在乡间生活的'平凡和纯真之中。虽然深受官场伪诈的冲击,但他从未丧失信心,相信总有一天会为国出力。这种信念与他游山玩水的心境相互交融,形成了千古流传的《游山西村》。现在,请大家再次读一读这首千古之作,并从中汲取力量。

1、这首诗与《题西林壁》的共同之处是什么呢?它们既描写了美丽的风景,又蕴含了深刻的哲理。诗中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揭示了怎样的道理呢?虽然看似简单,实则却是一句蕴含着深刻哲理的诗句。正因为如此,这句千古绝 ……此处隐藏16087个字……

【教学重点】

理解诗句的意思,感悟诗境。

【教学难点】

体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哲理思想。

【教学时间】

7分钟

【教学过程】

1、品诗情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首联渲染出丰收之年农村一片宁静、欢悦的气象。腊酒,指腊月酿制的酒。豚,是猪。足鸡豚,意谓饭菜足。这两句是说农家酒味虽薄,而待客情意却十分深厚。一个“足”字,表达了农家待客尽其所有的盛情。“莫笑”二字,道出了诗人对农村淳朴民风的赞赏。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颔联写山间水畔的景色,写景中寓含哲理,如此流畅绚丽、开朗明快的诗句,我们仿佛可以看到诗人在青翠可掬的山峦间漫步,清碧的山泉在曲折溪流中汩汩穿行,草木愈见浓茂,蜿蜒的山径也愈加依稀难认。正在迷惘之际,突然看见前面花明柳暗,几间农家茅舍,隐现于花木扶疏之间,诗人顿觉豁然开朗。其喜形于色的兴奋之状,可以想见。

人们在探讨学问、研究问题时,往往会有这样的情况:山回路转、扑朔迷离,出路何在?于是顿生茫茫之感。但是,如果锲而不舍,继续前行,忽然间眼前出现一线亮光,再往前行,发现一个前所未见的新天地。这就是此联给人们的启发,也是宋诗特有的理趣。

从刚才的“疑无路”到现在的`“又一村”,从绝处逢生、到豁然开朗。它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困境中蕴含着希望,在我们感觉疑无路的时候只要我们不放弃,坚持下去,就会有又一村的美好景象。即使走到了路的尽头,你也有可能欣赏到别样的美景。同样的道理,即使人生陷入困境,你也可能会绝处逢生。

这眼前之景不正和陆游此时的心境相吻合吗?陆游被罢官了,他以为陷入了人生的绝境,但在困境中,山西村的村民没有嫌弃他,看着眼前柳暗花明、美丽的小山村,感受着山西村村民的热情、淳朴的民风,陆游也看到了新的景象,新的希望。

诗人被投降派弹劾罢归故里,心中当然愤愤不平。对照伪诈的官场,家乡纯朴的生活,自然会产生无限的欣慰之情。此外,诗人虽貌似闲适,却未能忘情国事。执掌朝政的人目光短浅,无深谋长策,然而诗人并未丧失信心,深信总有一天否极泰来。这种心境和所游之境恰相吻合,于是两相交涉,产生了传诵千古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此联由自然入人事,描摹了南宋初年的农村风俗画卷。社”为土地神。春社,在立春后第五个戊日。这一天农家祭社祈年,热热闹闹,吹吹打打,充满着丰收的期待。陆游在这里以“衣冠简朴古风存”,赞美着这个古老的乡土风俗,显示出他对吾土吾民之爱,对传统文化的深情。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无时,即随时。诗人已“游”了一整天,此时明月高悬,整个大地笼罩在一片淡淡的清光中,给春社过后的村庄染上了一层静谧的色彩。但愿从今往后,能拄杖乘月,轻叩柴扉,与老农亲切絮语,此情此景,不亦乐乎!一个热爱家乡,与农民亲密无间的诗人跃然纸上。

诗人陶醉在山西村人情美、风物美、民俗美中,有感于这样的民风民俗及太平景象,反映了他乡居闲散的思想情感,也表达了诗人对农村生活、农人的热爱。

2、布置作业

用喜欢的方式感悟诗境:配画编故事、配乐朗诵。

结束语:

生活中谁没有困难,谁没有挫折,谁没有失败,只要我们坚持不放弃,就一定能走向希望,走向光明,看到我们的世界春暖花开。

  游山西村教学设计 篇11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学会本课4个生字,了解“山西村、腊酒、豚、疑”等词语的意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通过反复诵读、联想、想象,感受村民的淳朴以及蕴含的哲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乡亲们的淳朴热情以及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真挚感情。体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哲理思想。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品读重点词语,感受乡亲们的淳朴热情以及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真挚感情。

【难点】

理解“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思,并尝试加以运用。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苏轼在游历西林山寺有感而发,题诗写词,而流传至今,而在宋朝同样也有这么一位诗人,在游历一座村落时,也写下了千古绝唱!这位诗人他是谁呢?又留下了怎样“绝唱”?今天就一起来学习下《游山西村》。

(二)初读感知

1、读过标题你是否有疑问?

预设:山西村在什么地方?

过渡:山西村只是一个小山村,作者去这个山西村游玩会有什么收获呢?

2、老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听准读音和停顿。

3、学生自由朗读,解决生字词。

指导:学习生字“豚”,注意:不要在“豚”的.上面加点,写法上左窄右宽。

4、学生齐读,思考概括诗歌大意。

(三)深入研读

1、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四句诗都是什么意思?

2、作者这次出游到底收获了哪些呢?(小组合作)

收获一:村民的热情

(1)从哪里看出来村民热情好客?

明确: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不要笑话农民朋友家的腊酒浑浊,丰年待客的鸡肉猪肉十分充足。山民招待客人时的情景,他们会尽其所有、想尽办法的去招待客人,唯恐自己不够客气。你能把山民的这份淳朴、好客情感通过读表达出来吗?此刻诗人已被山民这份淳朴,这份热情深深的打动了,从“莫笑”一词可以看出,诗人叫大家不要笑。这里的酒菜虽然简单、淳朴,但包含了村民对诗人的深厚情谊。)

(2)再次齐声朗读,读出情感。

收获二:人生哲理

(1)从哪句诗获得哲理?

明确: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山重水复真好像已无路可走,柳暗花明处又冒出一个村庄。)

(2)在山重水复,作者以为无路可走的时候,突然他眼前一亮,看到了什么?这里景色怎么样?

(3)这句诗看出了怎样的哲理?

明确:对自己眼下困顿遭遇表示乐观豁达。提出了不论前路多么难行难辨,只要坚定信念,勇于开拓,人生就能“绝处逢生”的人生哲理。

(4)诗人此时的心情肯定是非常欣喜,你能把它读出来吗?(指导朗读)

(四)巩固提高

诗人出游获得了很多收获,那么经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

(五)小结作业

小结:回顾本课所揭示的哲理,有感情的朗读诗歌,结束课堂。

作业:

1、将这首诗背给你的家长听,并和他们谈谈你对这首诗的理解。

2、制作“陆游小档案”。教师鼓励学生自己设计,不要拘泥课本中的形式,可配画,编目录,题写前言、后记,包括作者的生活年代、代表作品等,也可做成本周的综合学习资料。

《游山西村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