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课 《用心灵去倾听》教学设计

时间:2025-10-17 16:05:06
第十二课 《用心灵去倾听》教学设计

第十二课 《用心灵去倾听》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第十二课 《用心灵去倾听》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十二课 《用心灵去倾听》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用心灵去倾听能给人带来快乐与幸福。体会“我”对苏珊的深切怀念之情。

2、感受真情的美好,在生活中学会关爱他人。

3、领会文章的写作手法,体会关键词句的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领会文章的写作手法,体会关键词句的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生活贫困的桑娜和渔夫,有着乐于助人的美好心灵;一位残疾青年善意的谎言背后,只是为了能让“我”安心看书;清晨的树林中,一位倾听“我”拉琴的陌生老人,给了“我”信心。人间处处有真情啊!今天,我们要学习另一个关于“倾听”的真情故事。

2、出示课题:用心灵去倾听

怎样的听是“倾听”?(细心地听)用心灵怎么去倾听?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课文去用心感受。

3、了解主人公。(苏珊和作者汤米。)

通过预习课文,我们知道文中的主人公是——(苏珊和汤米),而让苏珊和作者汤米联系在一起,从而发生了一段美好的故事的是——一部电话。

4、介绍问讯处。

(1)当时苏珊在哪里工作?(问讯处。)(2)介绍问讯处。出示:

问讯处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在我国,许多公众服务场所以都设有问讯处,比如,医院、车站、码头、商店、银行等。它们为人们就医、乘车乘船、购物,办理金融业务等这些活动带来很大的方便。

可能大部分同学对问讯处还是比较陌生,希望大家可以利用双休日等休息时间,就近观察车站或医院的问讯处,了解问讯处的服务时间与服务内容,实地感受问讯处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并就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与问讯处工作人员交流。 1

二、初读课文

1、出示初读要求:

(1)大声朗读课文,注意把课文读通顺、读正确,读得不畅的地方做个记号,再读一次。

(2)课文写了一个怎样的动人故事?(引导了解“我”和苏珊的交往过程)

(3)按提示把课文分为三段,概括段落大意。(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

2、交流课文写了一个怎样动人的故事。

3、交流分段和段意。

第一段(1~2节)写“我”开始以为苏珊是住在电话机里的无所不知的小精灵,只要拨“105”,就能得到她的帮助。

第二段(3~12节)写“我”的手指被锤子砸伤,情急之中拨通了电话,得到了苏珊的热情帮助,此后苏珊总是用心灵倾听“我”的声音,耐心地给“我”帮助与安慰,她成了“我”从未谋面的第二个母亲。

第三段(13~25节)写长大后,“我”利用回故乡的机会与苏珊取得了联系,就在我们约定见面的前夕,苏珊不幸病逝了,“我”深切地怀念她。

4、快速浏览课文,苏珊帮助我几次?

 三、研读课文

1、苏珊,一个普普通通的接线员,我还没有见过她时,已把她当作──(学生:我的第二个母亲)

(1)出示句子:但是我非常想认识苏珊,认识这个从未谋面却如同我第二个母亲的人。(齐读)

“谋面”是什么意思?(就是见面的意思)。母亲,那是我们最熟悉、最可亲近的人哪!而“我”,却把从未谋面的苏珊当成了自己的第二个母亲,这是对苏珊多么高的评价啊!

你能说说为什么吗?让我们从课文中去找答案。

(2)学生交流谈感受。

①我找到了听我说话的人,不由得放声大哭。

(找到听“我”说话的人,其实就是找到了希望,非常希望得到帮助,把希望寄托在那个叫“问讯处”的小精灵身上。听到苏珊的温柔的嗓音,“我”孤独的心灵一下子得到了抚慰,终于放声大哭。这既是伤痛带来的痛苦的哭,更是在孤独中找到了希望的幸福的哭。)

②小精灵总是耐心地回答我的问题,一遍遍地向我解释。

(苏珊就像一位母亲那样“耐心地回答我的问题,一遍遍地向我解释。”在一次次心与心的`交流中,两个人的心走在了一起,结成了母子般的情谊。这句话形象地写出了苏珊的爱心,语言虽然朴实,读来却令人十分感动。)

③你知道吗,这只可爱的小鸟,它要到另一个世界去歌唱。

苏珊为什么不直接告诉作者金丝雀死了呢?这说明了什么?生交流。(她很有爱心。她不想让“我”太伤心;她很乐观,把死看成到另一个世界去歌唱。

(心爱的金丝雀突然死了,“我”不仅痛苦,同时对死亡充满了恐惧。苏珊采用了更美好的一种说法。是啊,小鸟到另外一个世界去唱歌了,这是多么美好的事啊!听着这样的话,笼罩在孩子心头的阴影立刻消散了,快乐又回到了孩子的身边。苏珊善良、乐观。)

小结:苏珊有一颗善良的心,她不愿意让汤米感受那份生离死别的痛苦,更愿意告诉他美好的希望。

④但是我非常想认识苏珊,认识这个从未谋面却如同我第二个母亲的人。

(用“如同我第二个母亲”来形容苏珊,看得出“我”对苏珊的爱。苏珊不是“我”的母亲,我们也从没见过面,是电话线把两个人紧紧地连在一起:苏珊就像母亲那样,耐心倾听“我”的心声,困难时给予帮助,痛苦时予以安慰。)

(3)接线员工作是非常繁忙的,面对我的求助,如果换了其他人,可能会怎样做?(不予理睬、粗暴打断……)苏珊却不是这样,面对一个从未谋面的小孩,她付出了母亲般的爱心。

(4)再次齐读:但是我非常想认识苏珊,认识这个从未谋面却如同我第二个母亲的人。

2、那么,苏珊是怎么看待“我”和她之间的交往的?

引读:苏珊对我说,她也要感谢我。她说她没有孩子,我的电话使她感受到了做母亲的幸福。

小结:苏珊和作者一起回忆当年的点点滴滴,她对“我”付出了母亲般的关爱,是“我”未谋面的母亲,成了“我”心灵的守护神。同样,她也得到了做母亲的快乐。同学们,生活就是这样,当你用心付出的同时,不经意间也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3、同学们,苏珊对“我”母亲般的关爱一直到她离开人世之前,细心的孩子,不知你发现了没有?

3出示苏珊留言:汤米,我要到另一个世界去歌唱。

讨论:苏珊为什么要留言?你怎么理解她的留言内容?(怕我伤心、难过;要我乐观对待生活……)

4、请同学们想一想,苏珊在写留言前会想些什么?小练笔:就要离开了,苏珊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处隐藏1704个字……致内容

1、请同学们将课文自由地、快速地读几遍。

2、扫清文字障碍。

3、理解词语的意思。

4、用自己的语言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5、说说苏珊给了小时候的“我”那些帮助?

四、精读课文,品词悟情

1、课文的那些内容让自己感动,把感动自己的语句画下来,和大家交流。

2、交流最受感动的地方。(重点关注描写人物言行、心理的语句)

3、品读令自己感动的句子。

(1)我找到了听我说话的人,不由得放声大哭。

(2)小精灵总是耐心地回答我的问题,一遍遍地向我解释。

(3)你知道吗,这只可爱的小鸟,它要到另一个世界去歌唱。

(4)但是我非常想认识苏珊,认识这个从未谋面却如同我第二个母亲的人。

4、用自己的语言说说你心中的苏珊。

5、在课文中找出与这些句子相对应的句子。说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五、总结全文

六、拓展延伸:人与人之间相处最重要的是什么?为什么?

七、作业布置:写一写,学了这篇课文你心中的感受。

第十二课 《用心灵去倾听》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用心灵去倾听能给人带来快乐与幸福。

2、领会文章的写作手法,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体会“我”对苏珊的深切怀念之情。

教学难点:

领会文章的写作手法,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教学用具

标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听众》这篇课文,懂得了用心去倾听也是对人的一种关心和帮助。生活处处有真情

真情是一轮暖阳,温暖你那潮湿的心;

真情是一股温泉,洗去你心头的不悦;

真情是黑暗中的一把火,照亮你人生的道路;

……

今天,我们来学习另一篇关于用心去倾听别人说话的文章,请大家齐读课题。板书:用心灵去倾听

解题:你知道题目是什么意思吗?心灵:指内心、精神、思想等。倾听:细心地听取(多用于上对下)。题目的意思:集中全部精神用心地听。下面我们就紧紧围绕课文题目来学习这篇文章。

二、初读感知

1、检查预习情况,指名轮读课文,注意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 2、课文讲了谁和谁之间的故事?(我和苏珊)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想想:我和苏珊之间发生了一个怎样的动人故事?

三、研读感悟

(一)、苏珊,一个普普通通的接线员,我还没有见过她时,已把她当作──(学生:我的第二个母亲)

1、课文当中是怎样描述的:但是我非常想认识苏珊,认识这个从未谋面却如同我第二个母亲的人。(齐读)

2、母亲,那是我们最熟悉、最可亲近的人哪!而我,却把从未谋面的苏珊当成了我的第二个母亲,这是对苏珊多么高的评价啊!老师很好奇苏珊到底为我做了些什么事让我把从未谋面的她当做了我的第二个母亲,请再读课文从中找到答案。(1、砸伤手,向苏珊寻求帮助。2、和苏珊聊天。

3、金丝雀死了,找苏珊安慰。)

(二)、好,下面我们就首先来看看一看我和苏珊的初次相识:同学们快速的找一找课文的哪几自然段讲我和苏珊的初次相识?(3—6) 1、我和苏珊是在哪里相识的?(问讯处)我以为她是——住在电话机里住着的小精灵。 2、我和苏珊的初次相识发生在什么情况下?(我独自一人在家时不小心砸伤了手指) 3、我为何想到向问讯处寻求帮助?(因为我看见爸爸可以从他那里知道现在几点了,明天天气怎样,火车出发的.时间以及爸爸朋友的电话号码。) 4、那我找到小精灵了吗?(找到了)你是如何知道的?当我终于找到了小精灵,听见了她温柔的嗓音,我有何表现?(我找到了听我说话的人,不由得放声大哭。)我为何有这样的表现?(一方面因为手指受伤了很痛,另一方面我感觉在孤独无助中找到了希望幸福地哭了) 5、找到了电话里住着的小精灵——苏珊,她帮助我了吗?(帮了)用自己的话说说她是怎样帮助我的?请用上“先在然后这样的词。(先让我打开冰箱找到冰箱里的冰块,再让我把冰块倒进水槽里,最后让我拿起一块放到受伤的手指上。)我照着做了之后感觉如何?(手指立刻不疼了)我以为——是那个叫“问讯处”的小精灵在用她的魔法帮助我。

(三)、我和苏珊的初次相识,令我对住在电话里的小精灵有了深深的依赖,我经常和她偷偷地——聊天。

1、请同学们快速的找一找课文的哪几自然段讲我和苏珊经常聊天,就连金丝雀死了,找苏珊安慰?(3—6)

2、我和苏珊聊天时都会问些什么?(怎样计算长方形物体的面积西班牙的首都在哪里修理这个词怎样拼写等等)

3、对于我不断的提问,苏珊是怎样做的?(小精灵总是耐心的回答我的问题,一遍遍的向我解释。)苏珊面对“我”一个个幼稚的问题,就像一位母亲那样——耐心的回答我的问题,一遍遍的向我解释。在一次次心的交流中,两人的心走到了一起,结成了*般的情谊。

4、有一天,我心爱的金丝雀突然死了。我——非常难过。有多难过?(心比被锤子砸了的手指还疼。) 5、这时候我想到了谁?于是我就问她——“能告诉我为什么吗,苏珊?为什么这只整天唱歌的小鸟,突然一动不动了呢?”作者真不知道小鸟死了吗?(不是,作者是不愿意小鸟死去,他希望金丝雀只是不动了,过一会儿还会活过来。)

6、对于小鸟的突然死去苏珊是怎样说的?(你知道吗,这只可爱的小鸟,它要到另一个世界去唱歌。)

7、是呀,小鸟到另一个世界去唱歌了,这是多么美好的事呀!对于小鸟的死去苏珊采用了一种更美好的说法。苏珊为何没有直接告诉我小鸟死了,而要说小鸟到另一个世界去唱歌了?(因为苏珊不想我太难过了,不想让死亡留给我太多的恐惧)

8、通过“我”与苏珊的交谈中,你觉得苏珊是一个怎样的人?——善良、乐观。

9、长大后,我知道了电话是怎么回事,明白了我儿时那些幼稚的问题根本不在接线员的工作范畴内,也明白了接线员工作的繁忙,辛苦,想起了苏珊对于我的问题总是——耐心的回答我的问题,一遍遍的向我解释。因此我——非常想认识苏珊,认识这个从

未谋面却如同我第二个母亲的人。我为何会觉得苏珊就像我的母亲一样?(因为苏珊就像母亲那样,耐心倾听我的心声,困难时给予帮助痛苦时给予安慰。)

(四)、回忆交往过程,怀念苏珊。

四、小结课文,升华感情。

苏珊真是一个善良的人,她作为问询处的一名普通的工作人员,不光尽心尽力地做好本职工作,对于文中这个可爱的孩子,苏珊不仅用心灵去倾听,更用心去和孩子交流,抚慰孩子幼小的心灵,做孩子健康成长的心灵守护神。课题“用心灵去倾听”不仅是对苏珊工作的高度评价,同时也点明了文章的中心。希望我们的同学也能用心灵去倾听,用心去和别人交流,相信在你付出真心时,也能得到别人的真心。

《第十二课 《用心灵去倾听》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