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

时间:2025-10-18 09:29:07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懂得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地球的重要性

3、了解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地球的概况

教学重点:

1、了解地球的概况

2、理解作者为什么要以“只有一个地球”为题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采用梦中遨游太空与地球妈妈对话的形式引入课题,理解在宇宙中地球是渺小的,而供人类居住的陆地更小;地球拥有的资源是有限的,可人类却随意毁坏自然资源。在此基础上知道要好好保护地球。

教学过程:

一、 激趣导入

1、导言:同学们,你们知道吗?老师昨晚做了一个奇妙的梦。老师梦见同学们制造了一艘奇特的宇宙飞船,邀请老师去参观。老师坐在宇宙飞船的驾驶舱里,高兴极了,忍不住这里看看,那里摸摸。忽然,飞船外面变得漆黑一片,只看见到处是闪闪的星星。坏了,飞船飞到宇宙中来了!可这时老师并不害怕,因为宇宙中的星星太美丽了,也太好客了!都说要请老师去它们家做客。忽然,老师看见一个晶莹透亮,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的.圆东西(课件出示地球的图案)。这是什么东西,你们知道吗?(学生回答,老师板书:地球)这就是地球,地球就像妈妈一样,人类就生活在她的怀抱里。

2、师:地球妈妈也很好客,于是老师就和她聊了起来。你们有什么问题要老师问问地球妈妈吗?

(学生自由发问,老师不作回答。)

3、小结:同学们向地球妈妈提了许多问题,但地球妈妈并没有告诉老师答案,她说你们的问题有些可以从课文中找到答案,有些可以利用课余时间从科普读物中了解,有些要等我们长大后去探索。那么,现在就让我们到课文中去看看吧。

二、初读课文

课文写了地球的什么呢?请同学们自由选择喜欢的文段读读。

(学生读了以后请几个说说写了什么。)

三、学文明理

师:现在,先让我们来遨游太空,看看地球妈妈的样子吧!

(电脑出示地球全貌图。)

1、谁能用自己的话来描述一下地球?(要说出地球美。)

2、课文中哪些句子写了地球美的,找出来读一读。

3、除了讲到地球的美,再好好读读第一、二自然段,看看还从中知道什么?

1)学生自由读,自己想 ,然后再小组交流讨论。

2)学生汇报。(板书:渺小 人类活动范围小)

过渡引入:看来同学们对地球妈妈的样子还是比较了解的,地球妈妈知道了一定很高兴。可是,地球妈妈这几天生病了!你们知道是为什么吗?

4、让学生先讨论,再指名说说。

5、找出课文中的有关语句,画上“-----”线

6、学生汇报

7、学生讨论并举例说说人们如何随意毁坏自然资源和滥用化学品。

8、交流:你们还知道在日常生活中哪些做法也会给地球妈妈造成伤害呢?

9、指导有感情朗读。

四、双向导行

1、过渡: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就像是地球妈妈的血和肉,人类随意的破坏和伤害,地球妈妈当然会生病了。地球妈妈生病了,我们人类会怎么样呢?

2、课件播放人类破坏地球的影象。

3、看了这些人类破坏地球的情况,你想对地球妈妈说些什么呢?说的时候可以用上一些关联词,如“因为……所以……”或“如果……就……”等,也可以自己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4、师:同学们说得真好,地球妈妈知道她的孩子们那么爱她,想帮她把病治好,她肯定会重新露出笑容的。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我们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保护地球。大家知道吗?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让我们从现在做起,根据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每人写一两条保护地球的宣传语,好吗?

1)学生写宣传标语

2)学生宣读自己写的宣传语,师生互动评价

五、拓展延伸

师:有人说,当地球的资源用完了后,我们可以到其它星球上去呀!到底我们能否到其它星球上去居住呢?课外请同学们去收集有关材料,下节课我们再一起来探讨。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认识到地球对于人类生活的重要性和唯一性,领悟“只有一个地球的”的道理,明白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意义。

2、体会列数字、举例子等说明方法的作用。

3、反复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用词的准确、行文的严谨。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认识到地球对于人类生活的重要性和唯一性,领悟“只有一个地球的”的道理,明白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意义。

教学难点:

通过课外资料的补充,理解地球面临的生态灾难。

教学过程:

一、提问导入。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只有一个地球》,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对课文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说说吧,你读懂了什么?

师:老师注意到你把“只有一个”读得特别重,说说你这么读,想告诉大家什么?

(保护地球)

师:真好,说出了你的心声。

二、默读课文,批注感受。

师:认真读读课文,读完后,问问自己,心情如何?

(学生自读课文)

师:从大家的神态上看,你的神情在悄然发生着变化,说说吧!

(愤怒、伤心、担忧、憎恨)

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情,大家的心情是复杂的,是沉重的,好了,孩子们,老师知道你们在为地球的明天而担忧,为人类的不加节制挥霍资源而愤怒,让我们再到文章的字里行间找一找,究竟哪些文字让你产生这样的心情,把它画下来,写出自己的感受。

(小组交流)

交流汇报:预设1、人们的不加节制让我愤怒。

2、地球被破坏了,人们又何去何从呢?(你在担忧)

3、地球被破坏了,你很伤心。

三、朗读体会地球的美。

师:说得真好!此时此刻你们已经开始为人类的破坏而气愤,为地球的明天而担忧了。孩子们,你们可知道我们的地球原来是什么样的吗?

看看,从文章中看看。

(板书:美丽壮观)

(处理晶莹透亮、蓝色纱衣)

1、晶莹透亮:透明耀眼的,解释本意。

……此处隐藏29966个字……>

四、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1、课件展示地球受到破坏的图片。

师:我不由又想起了黎巴嫩著名诗人纪伯伦的文章——《田野里的哭声》。想听听吗?(教师感情诵读片段,同原文略有改动)

2、课件出示配乐朗读《田野里的哭声》,学生听完之后,满文军《懂你》(片段)的深情歌声响起。歌声中出示:

昨天,我们的母亲();今天,我们的母亲()。而伤害母亲的竟然是(),这才是最让母亲心痛的!

3、组织学生畅谈,让学生对地球的热爱之情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4、总结升华:同学们,千言万语,汇成这一句话——(在“地球”前板书‘只有一个’)地球的明天会如何,就在你我他,就在我们每一个人的手中。警示人们,大声读——只有一个地球!保护地球,这个观念已日渐深入人心,得到人们的共识。而作为一名少先队员,我们应该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爱护身边的一草一木,让我们的天更蓝、草更绿、水更清,让地球越来越美,成为一名真正的环保小卫士!

五、板书设计

只有一个地球

可爱:美丽而渺小、慷慨无私

精心保护地球

容易破碎:资源枯竭、不可再生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15

教学要求

1.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认识地球,学习地球的有关知识,教育学生要维护人类的生存环境。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了解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进行叙述的。

3.学会本课生字、生词,会用“渺小”、“贡献”造句。

4.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学完课文,谈体会,学写读后感。

教学重点

按一定的顺序写:即学习时要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了解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进行叙述的。

教学难点

1.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增强维护人类生存环境的意识。

2.指导学生认真写好读后感。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谈话

我们大家都生活在地球上,每年的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我们生活的地球是怎样的?你了解多少?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地球呢?

二、教师范读课文

考虑:课文介绍了哪些有关地球的知识,向我们提出了什么要求?(学生可简单回答。)

地球是渺小的。

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

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是可以再生的。

……

三、学生自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1.读课文,认读10个生字,要读准字音。

2.查字典理解不明白的词语。

四、检查自学效果

1.读生词:

漫游璀璨(这两个词要读准字音。)

裹着渺小矿物恩赐慷慨贡献滥用威胁目睹

以上9个词语要求不但会读,还要会写。

2.指出难写的字:

裹滥胁(注意让学生练习、当堂记忆。)

3.让学生说说自身查出生词的意思。

五、学生再读课文

1.标出自然段序号。

2.想想每一个自然段都写的什么内容。

3.根据自然段的内容给课文分成两段。

第一段:(1~4自然段)

第二段:(5~9自然段)

4.根据分段情况,说一说课文先讲了什么?又讲了什么?(按怎样的顺序记叙的?)

(先记叙了地球的特点和人类对它的破坏,接着又讲地球上的资源枯竭之后,我们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我们要维护地球。)

5.质疑,提出不懂的问题。

六、安排作业

1.誊写生字、生词。

2.练习朗读课文。

3.找找有关地球的资料。

第二课时

一、通读全文,从整体入手

1.课文共分几段,为什么这么分?

2.提出你不明白的问题。

(学生从整体认识课文后,把自身不懂的问题提出来,带着问题有目的地学课文。教师应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加以注意,讲到此问题时要给予解决。)

二、学习课文第一段

1.自身读1~2自然段。

考虑:从课文中你了解到关于地球的什么知识。通过具体的词句谈自身的理解。

地球是渺小的:半径只有六千三百多公里,外表积是5.1亿平方公里。人类生活的大陆面积只占其中的1/5。

以上的数字标明了什么。

人类的活动范围是很小很小的。不要认为地球很大,地球并不大,供人类活动的范围也很有限。

2.练习朗读,体会地球并不大的含义。

3.默读课文3~4自然段。

(1)考虑:地球有什么特点?课文从哪几个方面讲了人们对地球的破坏?

(请同学们在默读的过程中、圈画出重点句、关键词语,然后谈自身的理解。说话时要按课文的先后顺序。)

(2)指导学生从这几方面考虑:

地球的特点: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包括矿物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等。这些自然资源有的是不能再生的。

课文从以下几方面讲人们对地球的破坏:

a.不加节制地开采地球上的矿产资源,资源会越来越少。

b.重点理解这两句话,指导学生多读多体会。投影。

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原本就可以不时再生,长期给人类做贡献。但是因为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不但使它不能再生,还造成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严重的威胁。

(引导学生谈出自身的看法,使学生认识到破坏地球、破坏自然,会带来灾难。假如这样继续下去,人类将不能在地球上生存。)

(3)指导朗读这一局部。

4.概括第一段的段意。

(地球是渺小的,它拥有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人类对它的破坏,将会给人类生存带来威胁。)

第三课时

一、学习课文第二段

1.默读课文,考虑:为什么说假如地球被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

(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句、关键词语谈体会。)

2.组织学生讨论

3.汇报。

4.引导学生从这几处考虑:

a.科学家证明,没有适合人类生存的第二个星球。

b.去火星和月球的设想也是不可能的。

5.我们别无去处,为了生存,我们应该怎样做?我们应精心地维护地球,维护地球上的生态环境,让地球更好地造福于我们的子孙后代。

6.指导朗读。

7.概括段意。

(假如地球被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我们应精心维护地球。)

二、总结考虑

请你谈一谈读完课文想到些什么?我们应该怎样维护地球。

(说完后,教师指导,然后写成二百字左右的读后感。)

三、指导造句

渺小、贡献。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