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爱国少年教学设计

时间:2025-08-17 20:29:07
意大利爱国少年教学设计

意大利爱国少年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意大利爱国少年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意大利爱国少年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了解热那亚少年身在异国他乡,穷困潦倒却不忘维护祖国尊严的爱国主义精神,懂得应时时刻刻把祖国的尊严放在第一位,并受到感染与教育。

2.在理解热那亚少年当时的处境和心情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在阅读的过程中积累词语。

4.用学过的方法学会本课生字,识记生字。

〖教材分析〗

故事情节曲折,故事性强,容易吸引孩子读下去。教学本课以读为本,带领学生随着故事发展的层层深入,故事的描写生动传神,极具感染力,教师引导学生就故事的描述展开想像,能把学生带进故事情境,使学生在读书时身受感染,获得情感升华。本课的生字较多,要指导学生随文识字,以词语为单位整体识记,教师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阅读的过程中渗透、点拨。

〖学习活动〗

(一)预习活动

一星期前,教师引导学生通过不同渠道,了解《爱的教育》这本书。

(二)创设情境 组织交流

教师从《爱的教育》这本书中背诵其中的一段话,请学生说出它的出处,引入交流活动。

学生交流自己喜欢书中的哪些故事,印象最深的内容是什么,用自己的语言介绍给同学听。

(三)谈话导入 激发兴趣

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孩子们,100多年来,《爱的教育》这本书一直畅销不衰,并且多次被改编为动画片、电影、连环画,今天,老师和你们一起走进《意大利的爱国少年》这个故事(板书课题),我们一起读读故事,看看有没有人能把这个故事编成能吸引同学们的课本剧。

(四)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1.听老师读读课题,听听老师怎么读,从老师的读中,你们听懂了什么?

教师读三遍课题,每一次分别重读“意大利的”“爱国”“少年”,引导学生从教师的三次读中明白:故事的主人翁是意大利人;意大利少年爱自己的祖国;故事中的人物年纪不大。教师引导学生从课文插图上的人物揣摩少年的年纪。

2.读过这个故事的同学,你们觉得该怎么读课题才合适?呆会儿用你们喜欢的方式把课文多读几遍,先把课文流利地读下来。再想想谁说得有道理。

3.学生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用学过的识字法解决生字,把课文读流利。

4.老师想了解一下有多少同学能流利地把故事读下来?开展同桌互检活动。

5.在了解到学生能流利读文之后组织交流活动,通过交流活动引导学生弄清课文主要讲的是意大利少年在乘船回国的途中,用自己的`行为维护祖国尊严的故事,知道读课题时突出“爱国”。

(这是一个师生平等对话的平台,促进学生思考比教知识更重要。课题是语文学习的重要资源。学生的答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引起学生读书的兴趣,探究的兴趣。)

(五)自主读书引发共鸣

1.刚才读书的时候,我发现有的同学读得特别投入,谁在读书时融进了自己的感情?比如说,读到“两年前,他被拐卖给一个马戏班,戏班的人将他带到国外”你心里想到了什么?

2.读书的时候想像故事的情景,想像故事中人物怎么做,怎么说,怎么想,就好像这件事情活生生地发生在自己的眼前一样,就会受到感动,或者还会觉得自己就是那个热那亚少年。每读完一段,停下来想像一下,把感动你的句子多读几遍,作个标记,反复读几遍,想想怎样才能把你的感受读出来,或试着用铅笔把你心里想的在旁边空白的地方写一写。

3.学生充分地默读或轻声读课文,随时写下自己的感想。教师关注有困难的学生,及时给予帮助,并在巡堂过程中及时地根据学生个体的学习情况给予激励。

4.自由交流:引导学生或提出问题与同学探讨,或互相交流读书心得。

(课堂应该是学生读书思考的地方,不是老师说教的地方。对于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和发展学生的语言,有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引导学生把书读到心里去。)

(六)精读感悟抒发感情

品读故事的第一部分

1.谁愿意为大家朗读这个故事?教师请一学生读故事,当学生读完第一部分时叫停。

2.读后评议。

3.这个故事的开头讲的事情挺复杂的,谁能简单地给我讲讲吗?或者用哪几个词语来给我一些提示?

引导学生读懂热亚那少年的身世:船从哪开到哪?乘客中有哪国人?十一岁的少年为什么独自搭上了这条船?引导学生抓住“拐卖、虐待、逃跑”来读懂少年的身世。

4.读这个部分时,谁有什么感受或问题?想和大家说说吗?

设想学生有以下情况:学生同情少年的悲惨身世;憎恨拐卖他的人贩子、虐待他的戏班老板;庆幸少年逃脱魔掌;佩服少年的勇敢机智等。鼓励学生通过朗读来表现自己读书的感受。

品读故事的第二部分

1.过渡:后来故事怎样发展了?引导学生抓住“询问、扔、捡”来简要复述。

2.谁愿意为大家朗读这一部分故事?

3.读后评议。

4.评议过程中相机出现以下的句子的了解并朗读指导:

(1)那些人听了,有的叹息,有的议论,还有一些人乘着酒兴,拿出一些硬币很响地扔在桌上:“给你,拿去!”

如何叹息?议论什么?喝了酒的人怎样说话?对少年的态度怎样?怎么读这个句子?提醒学生体会标点符号。

(2)他的衣服太破了,还想给父母买点什么,这两年他没有赚到一分钱。

谁有什么感受?怎么读这个句子?联系这个句子和上文,用以下的句式说说:少年需要钱,他_________. 。

5.在指导学生读书的过程中,还要相机指导理解“衣衫褴褛”(联系生活实际、看图)“身世”“遭遇”。 (联系上文信息,对比)

6.是呀!他要填饱肚子,换件衣服,钱对于他来说,是(多么重要啊!)所以,他(捡起了钱。)就是捡起的只有一点点钱,他的内心还有一个美好的愿望,就是(给父母买点什么。)我们再读读这一部分,好好体会体会,读完后,想写点什么就写一写。

品读故事的第三部分

1.故事还在继续发展,紧接下来发生了什么事?引导学生看插图,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图上表现的事情,有助于学生形象地体会故事内容。

2.这个故事如果要排成一个课本剧,这个地方恐怕是最难的,人物的语言该怎么说?你们能说好吗?你们可以自己先练练,练得差不多了,找同学听听,互相议议。

3.组织练读后的交流评议。追问:你为什么这样读?< ……此处隐藏4380个字……6.你觉得最令你敬佩的是这个少年的哪些做法?自由读。画出有关词语。

7.自由结合,小组讨论,交流,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汇报。(谈看法,抓词语,朗读,表演等。)

点评:自愿组成合作伙伴,自由选择合作方式,给学生设立充分的自主学习时间和空间,也给了他们表现的时机和舞台,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8.引发争论:少年的这种做法是不是不礼貌呢?(引导学生感悟“那些人”的做法。再次感受少年对祖国的热爱。)

点评:引发争论,促进思维,尊重个性。教师不统一认识,只要学生说得有理就充分肯定,允许保持个性差异。

(六)再塑人物形象

课件出示“衣衫褴褛”图,问:开始我们心中出现的少年令人怜悯,同情。此时你心目中的少年又是怎样的形象呢?如果让你再画一幅画,你准备怎样画?

课件出示几种图像,启发学生想像,从而树立起人物在学生心中的形象。

(七)总结升华

爱的力量是无穷的,正是对祖国这种神圣的爱使得这个衣衫褴褛,贫穷无助的少年在金钱面前显得高大,坚强,勇敢。面对这样一位少年你想用什么方式表达出你的敬佩之情呢?

(八)引导学生看黑板词语作诗、写几句话、分角色朗读等。

(可以自愿组合,也可独自完成)

点评:再学习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尽可能地给学生以选择的权利,使学生自主、自愿、自觉地进行语言实践活动,并通过语言实践活动在合作意识的增强及合作能力的提高、情感的积累与表达等方面都得到一定的发展。

板书设计:

意大利爱国少年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会写本课的11个生字,并会读要求认识的字。

2、教育学生从小热爱祖国,树立祖国在我心中的意识。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

3、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读全文。

教学重点

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教育学生从小热爱祖国,树立祖国在我心中 的意识,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

拓展习题

一、比一比组成词语

买( )遭( )差( )劈( )

卖( )遇( )盖( )辱( )

二、读下面的词语,并理解加点的词

拐卖 欺负 逼 寻求 衣衫褴褛 捡起 抱怨

糟糕 劈头盖脸 肮脏 愚蠢 侮辱 大义凛然

三、朗读课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1、热那亚少年需要钱,为社么又把那些钱扔回去?

2、当你遇到有侮辱祖国尊严的事时,你应怎样做?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出示挂图(国旗)

师问:同学们这是什么?

生答(国旗)

师:对!这是我们祖国的国旗。那么老师想问一下你们爱我们的祖国吗?如果有人侮辱我们的祖国损坏我的国旗,你应该怎么做?

生答:向他们提出抗议。

师:同学们都非常热爱祖国。在意大利,也有一位少年,他也和你们一样,热爱自己的祖国,然而,他的命运却是悲惨的,他的童年是不幸的。他就是意大利的爱国少年

2、板书课题

师: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呢?

生:我想知道他为什么这样?为什么叫他爱国少年?

师:同学们的问题提的很好。那么就请同学们带着你的问题,带着你的好奇,走进课文,去领略以下这个爱国少年的悲惨命运。去体会一下他是怎样爱国的。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 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或与同桌合作读准字音。

(2)小组合作,听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师巡视指导容易读错的字。(易错的字:恶)

(1) 生字卡片(齐读、抽读、小组合作认读)用做游戏的方法巩固识字。

(2) 同桌之间认读生字交流识字方法。

①小组内轮流读课文,小组长组织同学认真倾听,发现错误及时纠正。

②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③小组间竞赛读课文,看看哪组读的正确流利,有感情。

④区别多音字: 恶

三、品读,领悟内容

1、请同学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可以自由读,同桌评读,轮流读,轻声读看看有什么感受?

2、读完课文后会有很多感受吧!小组内交流一下。

3、小组合作汇报感受,每个小组选择感受最深的内容,读后说说这一段给你什么感受?(小组内相互补充,并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来汇报)

如:船从哪儿开到哪儿?乘客中都有那些人?十一岁的少年为什么独自搭上这只船?

4、自由读全文,读中思考学生提出的疑问。同桌交流讨论。

5、同桌读1—2自然段边读边体会少年的悲惨命运。

6、朗读3—4自然段。问:少年为什么捡起了钱?再次朗读,体会少年捡起钱的无奈。(学生自由发言)

7、小组内自由读5—9自然段。讨论:热那亚少年需要钱,为什么又把钱扔回去?在交流汇报后教师引导学生,重点理解并体会动词;仍、砸、跳、站。联系上下文理解“大义凛然”。

8、并让学生想一想,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朗读

出示语文天地金钥匙中的句子再次理解大义凛然。

四、美读,体会升华

1、学生自由有感情的朗读全文。

2、课件出示:

“我们的祖国解放了。”华罗庚扬了扬手中的报纸,“这一天盼到了!”

华罗庚斩钉截铁地说:“回去,回自己的祖国去!”

热那亚的少年跳下床,站直了身子,大义凛然地说道:“你们侮辱我的祖国!我不要你们的钱币”

师:同学们,热那亚少年身在异国他乡,穷困潦倒却不忘维护祖国的.尊严的爱国主义精神,懂得应时时刻刻的把祖国的尊严放在第一位。请学生想一想,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朗读下面这些句子。

读读这些句子,注意带点的词语。通过读再体会华罗庚和热那亚少年分别是怎样热爱自己的祖国的。

3、分角色朗读全文。

五、扩展延伸

1、今天你们生长在祖国的怀抱中,你们作为祖国的一员。应该怎样爱护祖国的尊严?

2、小组内讨论交流。

3、每组选一名代表发表自己的意见。

六、学写字

1、 指导观察

(1)本课生字都是什么结构?书写时注意什么?

(2)注意区别“差”和“盖”

2、示范指导

卖:“拐卖”的“卖”要于“买”字区分

肮:左边是“月”要与“抗”的左边区分开

3、生练习写生字

七、小结

同学们,祖国就是母亲,母亲养育了我们,母亲的尊严神圣不可侵犯。不论在何时何地我们都应维护祖国的尊严,就让我们从身边的事出发,共同来维护我们的祖国,好好学习,长大了报效祖国,使我们伟大的祖国更加繁荣富强。

《意大利爱国少年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