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时间:2025-09-10 18:17:11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合集15篇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合集15篇

作为一名老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

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能化成有限小数的最简分数的特点,能判断一个最简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探究能力。

3、在小组合作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判断最简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

教具、学具准备:卡片、投影片若干

板书设计:

1/4=1÷4=0.25

9/25=9÷25=0.36

17/40=17÷40=0.425

5/6=5÷6≈0.833

3/14=3÷14≈0.214

16/33=16÷33≈0.485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复习导入)

1、把下面几个分数化成有限小数,看谁做得又对又快?3/10、39/100、1又51/1000

2、小结: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怎样化小数

3、请同学们和老师比赛,判断分母不是10.100.1000……的最简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

4、揭示课题:为什么老师判断的这么快,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这个规律

二、合作探究(新授)

1、尝试练习 提出问题

出示例3 把1/4 17/40 5/6 3/14 16/33化成有限小数?(除不尽的保留三位小数)

根据计算结果,板书

根据结果,可以把这些分数分成几类?

根据分类,你想到了什么问题?本节课核心问题

2、自愿分组 共同探究

请同学们根据各自的研究方向,自愿分组讨论

教师参与学生讨论

3、汇报交流 形成成果

各小组汇报

根据学生汇报小结:能否化成有限小数和分子无关;能化成有限小数的最简分数的分母能化成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母,分解质因数,并由学生分类。

4=2X2

25=5X5

40=2X2X2X5

6=2X3

14=2X7

33=3X11

小结:能化成有限小数的最简分数的分母不含有2和5以外的质因数,不能化成有限小数的.最简分数的分母含有2和5以外的质因数。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看教材怎样表述。

4、评价提高 实现优化

第2小组和第3小组的发现有矛盾么?

小结:一个最简分数,如果分母中不含有2和5以外的质因数,这个分数就一定能化成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

你认为哪种方法更容易判断一个最简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

三、巩固拓展

出示练一练2

同组同学互相出数,判断能否化成有限小数?

四、全课总结

五、学生作业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2

一、教法建议

【抛砖引玉】

通过本单元的教学要使学生掌握整除、约数、倍数、质数、合数、质因数、公约数、最大公约数、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等概念;知道有关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能够有条理、有根据地进行思考;能使学生掌握能被2、5、3整除的数的特征;会分解质因数;会求最大公约数(两个数)和最小公倍数。

(一)教学整除的概念

因为整除这部分知识,学生在第八册教材中已接触过,因此在教学整除的概念时要注意抓住三点。

1.复习“整除”的意义。

例如:你能说出整除的含义吗?下面哪个算式的第一个数能被第二个数整除?

23÷7=3……2 6÷5=1.2

15÷3=5

24÷2=12

2.用定义的形式对“整除”加以概括,并用字母表示。

两个数相除,如果用字母表示,可以这样说:整数a除以整数b(b≠0),除得的商正好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a能被b整除(也就可以说b能整除a)。

3.突出强调除数不有是0。

(二)教学约数和倍数的概念

约数和倍数的概念是本单元最基本的概念,教学时要抓住五点。

1.通过“整除”引出“约数”和“倍数”的概念后,加以概括。

例如:15÷3=5,15能被3整除,我们就说15是3的倍数,3是15的约数。

如果整数a能被整数b(b≠0)整除,a就叫做b的倍数,b就叫做a的约数。

2.要强调倍数和约数是一对密不可分的概念。它们是互相依存的关系。

3.要掌握求一个数的“约数”和“倍数”的方法,并掌握其各自的特征。

在掌握一个数的约数和倍数求法的基础上,重点说明其特征:

一个数的约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约数是1最大的约数是它本身。

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

可讨论一下为什么?

4.强调一个数既可以是另一个数的约数,又可以是其它数的倍数。

如:12既是60的约数,又是6的倍数。

5.要重点处理好0的问题。

根据约数和倍数的概念,0是任何自然数的倍数,任何自然数都是0的约数。但研究分解质因数、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时,是把0除外的,所以要着重指出在后面研究的内容里不包括0,这样可以减少不必要的麻烦。

(三)教学能被2、5、3整除的数的特征主要把握以下四点

1.通过观察、引导,掌握能被2、5、3整除的数的特征。

2.能根据特征进行判断。

3.通过能被2整除的特征,引出奇数和偶数的概念。

能被2整除的数叫偶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奇数。

4.深化知识,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

(1)在□中填上几符合要求。

5□,能被2整除又能被3整除。

1□0,能被2、3、5同时整除。

(2)能被9整除的数,能否一定被3整除?为什么?

(四)教学质数、合数、分解质因数要抓住四点

1.通过对每个数的约数的个数及特点进行分类,引出质数、合数的概念。

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也叫做素数)。

如:2、3、5、7、11都是质 ……此处隐藏17128个字……/p>

二、展开学习

1、引导学生完成第22页练习四第10题。

(1)、请学生仔细观察图,了解到哪些信息?说给同桌听一听。

(2)、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3)、指名回答,教师板书算式。说说算式表示的意思。

2、引导学生完成练习四第8题。

(1)、教师巡视

(2)、学生交流汇报算式的意义。

【设计意图】:

通过让学生看图,进一步理解图意,正确写出除法算式,重点区别两种不同的分法和得数后面单位名称的写法。

三、拓展应用,加深理解

1、引导学生完成练习四第9题。

(1)、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

(2)、指名汇报是怎样计算的.?

2、引导学生完成练习四的思考题。

(1)、同桌互相说一说自己的想法,算式的意义。

(2)、全班交流汇报。

3、引导学生完成练习四第7题。

要求学生仔细观察,独立思考完成。

【设计意图】:

让学生用圈一圈物品的方法进行平均分。分后填写算式。让学生在独立写除法算式中熟悉除法算式的读法、及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加深对除法意义的认识。

四、课堂总结。

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15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在初步掌握用四舍五入法进行试商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一些灵活试商的方法,对除数是14,15,16,24,25,26的除法题,能较快地求出一位商

(二)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

除数是14,15,16,24,25,26的除法题的灵活试商方法

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知识,能较快地求出一位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口算、(口算卡片)

15×4 16×5 16×6 4×25

60÷4 80÷16 96÷16 100÷25

60÷15 80÷5 96÷6 100÷4

14×8 24×7 26×5 24×5

2、先说出思维过程,再说结果、

15×6+15 25×8—25 24×5+24

14×7—14 26×4+26 16×8—16

3、下面括号里最大能填几、

15×( )<76 16×( )<120

25×( )<204 24×( )<124

26×( )<158 14×( )<121

二、学习新课

(一)启发谈话:我们已经掌握了用四舍五入法把除数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数的试商方法、请你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独立完成下面例题,并通过思考还可以采用什么不同的方法试商、

(二)教学例1

1、出示例1:70÷14=

(1)学生独立解题、老师巡视、个别指导,有目的地了解各层次学生的不同思路,做到心中有数、

(2)学生讨论、与同学交流自己的想法,老师深入各个小组,掌握学生实际情况、

2、师生共同小结

(1)当学生充分讨论后,老师组织学生集中,先请一名用一般的试商方法的同学讲述试商过程、(把除数14看成10试商)(老师板书)

同学回答后,老师可以请同学评议一下,同学们可以说出,用这样的试商方法,需要调商好几次,比较麻烦,影响计算速度、

(2)老师请用不同方法试商的同学说一说自己的解法、

生:把14看作10来试商,商7后和14相乘,积是98,98比70多28,28是2个14,所以改商5、

老师可以出示投影片,(与这个同学讲的思路一样)老师给予鼓励,并补充说:很好,调商一次、

生:我是用口算,14和5相乘,积是70,所以我直接商5、

老师出示投影片,(与这个同学讲的思路一样)给予肯定,非常好,一次确定商、

生:把14看成10来试商,商7一定大,先试商6, 6和14相乘,积是84,还大,改商5、

老师出示投影片,(与这个同学讲的思路一样)老师表扬:也很好,肯动脑筋,调商一次、

生:14接近15,我把14看成15,5个15就是75,所以商5、

老师肯定这个学生,平时注意口算练习,这样,试商的速度能提高、

(学生回答不同的'解法,不一定按老师准备好的顺序,教师要有应变能力)

在老师的引导下,从中选择出适合自己的最佳试商方法、今后自己在做题时可以灵活选用、

3、做一做:

订正时,请说明自己试商的过程、

(三)教学例2

1、出示例2:240÷26=

看题后,思考片刻,理顺思路

2、小组讨论、说出自己的试商方法、通过启发,比较后,你认为哪种方法好,自己尝试一下,写在自己的作业本上、

3、集体汇报、按照例1的做法,学生回答哪种试商方法,老师出示哪种事先准备好的投影片、

生:把26看作30来试商,商8,8和26相乘,积是208,240减208,余数是32,比除数大,说明商小了,改商9、

师:看哪些同学的思路与这种方法相同、(老师要重视这种反馈信息)

生:我是这样想的,因为10个26是260,比被除数240多20,所以商9合适、

师:给予肯定,看看哪些小组有这种思路是谁说出的,应该表扬、

生:把26看作25来试商,4个25是100,8个25是200,余下的40里面还有1个25,所以可以商9、

师:真不错,肯动脑筋、再了解一下,哪些小组讨论到这种方法,是哪个同学提出的、启发是否还有其它的不同想法,充分给时间让学生发表、

4、做一做:

独立完成后,同桌同学可以交换一下,自己用什么试商方法、

(四)小结

今天我们讲的例题和“做一做”的题目,除数有什么特点?(除数的个位数是4,5,6)通过学习和练习题,你能说一说,这样的题目怎样试商简便吗?(同桌位同学可以互相说一说)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归纳:

当除数是14,15,16,24,25,26时,可以用灵活的试商方法,采用口算直接乘的方法,还可以选择其它能减少调商次数的方法、

三、巩固反馈

1、说出下面各题各应商几?(逐题出示)

2、判断,下面各题的商是否准确,不准确的调整过来、

3、说出下面各题应该商几、(逐题出示,谁先看出来立即抢答)

4、计算下面各题、(一、三、五组做上面4道题,二、四、六组做下面4道题、做完本组题,可做另一组题)

88÷16 128÷14 165÷24 128÷16

91÷15 150÷25 113÷15 194÷26

四、作业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合集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