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教学设计

时间:2025-10-25 11:41:08
《三国演义》教学设计

《三国演义》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三国演义》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三国演义》教学设计1

课程说明:

新课程标准要求高中阶段学生要阅读5本以上名著,字数达到150万以上。“名著导读”是新教材增设的一个板块,其目的在于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掌握阅读名著的方法,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提高语文素养。

教学设想:

教学“导读”应结合文本的视觉和影视的视觉,使学生产生欣赏的欲望,然后以学生的潜心阅读为主。本导读拟设2课时,第1课时以教材中的导读内容为依托,较全面地介绍名著;第2课时让学生通过活动(名著故事会、精彩片段选读),感受名著的艺术魅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三国演义》的背景、作者、思想内容、价值等;

识记一些与《三国演义》有关的成语、熟语、歇后语;

复习《赤壁怀古》《蜀相》;

掌握名著欣赏的的基本方法。

过程与方法

语言积累以抢答的形式完成;

理解教材中导读内容,把握要点;

文学作品与历史记载的比较鉴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谋事在人”的积极人生观;

确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的社会历史观;

通过鉴赏典型形象获得精神愉悦。

教学重点:

1、激发阅读名著的兴趣;

2、语言知识积累;

3、了解阅读名著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

文学语言与史传语言的比较鉴赏。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

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序幕。

展示篇首词,略作欣赏。

联系复习苏轼词《念奴娇-赤壁怀古》

展示课题:名著导读《三国演义》

一提起《三国演义》,几乎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一个个耳熟能详的英雄我们脱口而出:诸葛亮、关羽、张飞、曹操……的确,这是一个群星璀璨的时代,智谋、权术、机变、口才、勇气……在三国鼎立的舞台上,发挥得淋漓尽致。

导读名著

名著的形成

《三国演义》的编撰者是罗贯中,名本,号湖海散人,生卒年不详,大约生活在元末明初。

《三国演义》的形成,课件展示:晋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宋代讲史平话“说三分”元代讲史话本《三国志平话》《三分事略》

明初罗本贯中编撰《三国志通俗演义》清初毛纶毛宗岗整理和评点《三国志通俗演义》

名著的影响

老师讲意思和运用,学生抢答出自《三国演义》的成语、熟语

课件显示:唱空城计,过五关斩六将,说曹操曹操就到,乐不思蜀,赔了夫人又折兵,人在曹营心在汉,扶不起的阿斗。

2)课件显示歇后语前半句,学生抢答后半句。

3)名著其他影响如:京剧“失”“空”“斩”是传统剧目;大型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易中天《品三国》让经典走向普通民众;教材选编《出师表》《赤壁之战》《孔明挥泪斩马谡》。

名著的价值

课件出示《三国演义》的内容和思想;教师介绍《三国演义》的情节时间跨度、线索、作品倾向。

提问,要求从教材“导读”中找答案:

《三国演义》给予我们人生最宝贵的启示是什么?

《三国演义》表现了一种怎样的社会观、历史观?

课件展示。

名著的欣赏

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

要求学生说出几个《三国演义》故事回目。

生动典型的人物形象:

提问:毛氏父子评点《三国演义》所谓“三绝”是?

课件展示:奸绝——曹操

义绝——关羽

智绝——诸葛亮

课件展示“曹操小档案”,建议阅读长篇小说时,由于情节复杂,人物众多,可以通过制作人物档案的方式理顺内容。

谈谈诸葛亮的形象:

诸葛亮是群众智慧的化身,他足智多谋、神机妙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课件出示武侯祠楹联;复习背诵杜甫律诗《蜀相》

欣赏《三国演义》中《孔明挥泪斩马谡》与晋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中对斩马谡的记载。

分角色朗读《孔明挥泪斩马谡》中孔明“三哭”片段

分5个角色:孔明、马谡、蒋琬、先主刘备及叙述者。

讨论“三哭”各含怎样的感情?

一哭:挥泪哀伤之哭

二哭:流涕惋惜之哭声

三哭大哭不已惭愧之哭

阅读《诸葛亮传》中记载,理解“戮谡以谢众”,意即:杀了马谡来向众人谢罪。

文学作品语言的形象性与正统史书叙事的客观性。

小结:

名著欣赏的方法:

1了解名著的形成和影响;

2把握名著的基本内容和思想;

3通读名著,欣赏精彩篇章,抓住小说三要素;

4积累语文知识。

作业:

课后准备“三国”故事会;

阅读《同步作业》中两篇文章《孔明挥泪斩马谡》和《群英会蒋干中计》

在《三国演义》片尾曲声中结束。

附板书提要:

名著《三国演义》导读

怎样阅读名著?

了解名著的形成和影响;

把握名著的基本内容和思想;

通读名著,欣赏精彩篇章;

积累语文知识。

《三国演义》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通过对《三国演义》片段的阅读指导,来指导学生阅读《三国演义》原著的方法。

2.通过本课的学习,激发学生阅读《三国演义》的兴趣,以达到本学期完成《三国演义》的阅读目标。

3.增强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自豪感。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学习法和老师适时点拨法相结合。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发兴趣

播放《三国演义》主题曲杨洪基演唱。

全班齐诵《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师:同学们,从刚才大家的激情朗诵可以感受到大家对三国演义的喜爱。

下面咱们做一个小游戏,猜个谜语,谜底呢,都是三国演义的人物,看大家,能不能猜中啊!

阳关一区续日弹。谜底:曹操

事事齐全说汉高。谜底:刘备

凿壁偷光。谜底:孔明

嘴里进蚊子。谜底:张飞

鸟宿林间不再 ……此处隐藏20069个字……生兴趣。(约3分钟)

师:(灯片1)杨洪基老先生一曲浑厚的《滚滚长江东逝水》,带着我们思绪的翅膀穿越千年历史时光,去追溯那令人向往的古战场,寻觅英雄的踪迹。今天就让我们带着万丈豪情走进经典名著-------《三国演义》。(灯片2)

活动2【讲授】《三国演义》

2、下面我们来明确一下本堂课的学习目标。(灯片3)

师:诵读目标。《三国演义》作为一部鸿篇巨著,写了哪些内容呢?我们来看看内容简介。

3、了解《三国演义》的内容简介。(灯片4)学生阅读1分钟。

师:在中国文学史上,《三国演义》有着很高的地位,它是我国古代长篇章回小说的开山之作,是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有着璀璨夺目的艺术成就。我们来了解它主要的艺术成就。

4、介绍《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灯片5)

师分条诵读。

师:在众多的艺术成就中,可能同学们最感兴趣的就是作品中的人物以及他们的故事了。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品读其中主要的人物形象。出示灯片6:品三国人物。

师:请同学们看屏幕上的这幅对联,看写的是哪位人物?(灯片7)

学生齐读对联。

5、赏析诸葛亮的形象(灯片8)

师:诸葛亮是众人皆知的三国人物,也是我们喜爱和崇拜的人物,他有着精彩而传奇的一生。 同学们知道他的哪些故事?从这些故事可以看出他的哪些品质?现在请同学们分组进行讨论,(2分钟时间)。

学生发言。 根据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板书 故事名 品质

教师归纳明确诸葛亮的故事:刚才同学们都说得很好,诸葛亮的精彩故事是很多的,同学们课后可以好好去读一读:隆中对 火烧博望坡 火烧新野 智取汉中 舌战群儒 智激周瑜 草船借箭 借东风 六出祁山 七擒孟获 挥泪斩马谡 空城计 巧布八阵图 遗计斩魏延

个人品质:这些故事大部分都体现出他的 神机妙算 足智多谋 忠心耿耿

师: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是作者心目中的“贤相”的化身,他具有济世为民的雄心壮志,有着呼风唤雨、神机妙算的奇异本领,更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风亮节,他是智慧的化身,忠贞的代表。我们来看看下一位人物。(过渡语)

6、赏析关羽的形象

猜一猜他是谁(灯片9)

师:他就是同学们熟悉的红脸关公啊!(灯片10)那他在你心中是一个怎样的人?并说说你的理由。

学生思考一分钟后发言。

师:这些同学讲得非常好,下面我们来看看两个原著中的片段:土山三约(灯片11)关羽的忠心真是日月可鉴,才有秉烛达旦护嫂嫂,千里走单骑寻主等情节; 华容道释曹操(灯片12),足见关羽义薄云天。

教师明确关羽的事迹:温酒斩华雄 土山三约 过五关斩六将 千里走单骑寻主 单刀赴会 华容道义释曹操 水淹七军

及其品质概括:体现关羽的 智勇双全 武艺绝伦 忠心耿耿 义重如山

师:因此,后世的很多皇帝都封谥关羽, 关羽成为了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庙宇遍天下的圣人。民间百姓也将关羽当作“战神、驱邪神、守护神、武财神”。可见关羽也是一位非凡的人物,被誉为“义绝”。

7、探讨忠义。(灯片14)

师:同学们诸葛亮和关羽的形象各有特色,但他们却有着相似的品质,这种品质是什么?

忠 义

师:请同学们思考讨论:你如何看待诸葛亮和关羽的“忠”“义”?这种“忠”“义”在现代社会是否还有存在的价值?

学生起立,分组讨论3分钟,讨论完毕后,2分钟形成文字,然后发表意见。

(1) 先请两位同学在展示台上来出示自己所写出的文字,并对观点进行讲解。

(2) 下面请两位同学也说说自己的观点。

师总结:同学们都能智者见智、仁者见仁,说出自己对忠义的看法,说得很好,我们把同学们的观点总结梳理一下吧。

8、总结明确观点。

观点一:(灯片15)

观点二:(灯片16)

9、同学们,一部宏大而精彩的巨作,仅凭这一堂课是说不完的、道不尽的,还有很多的精彩人物和故事等着同学们去品读,还有很多的问题等着我们去探讨。如:出示(灯片17)

(1)《三国演义》写了大大小小数十次战役,你觉得哪一次最精彩?为什么?

(2)鲁迅先生曾这样评价《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刘备之德近乎伪,孔明之智近乎妖”,对此,你怎么看?

(3)世人历来对曹操的形象褒贬不一,你是如何看待的?

希望同学们在课外阅读的过程中能积极思考,用勤奋点燃智慧的火花,提升思想的厚度。

10、结束语:出示(灯片17),音乐《历史的天空》响起。同学们,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铮鸣,硝烟散去,英雄不在,千年古事已俱付尘灰。有人说:“每一本好书,都象一盏明亮的灯,它照亮的不是黑夜,而是求知者的心灵。”《三国演义》就像是一盏明灯,就让这盏明灯永远照亮我们的心灵,让正确的“忠”“义”美德相伴我们的一生吧!下课。

活动3【作业】《三国演义》

(1)《三国演义》写了大大小小数十次战役,你觉得哪一次最精彩?为什么?

(2)鲁迅先生曾这样评价《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刘备之德近乎伪,孔明之智近乎妖”,对此,你怎么看?

(3)世人历来对曹操的形象褒贬不一,你是如何看待的?

活动4【活动】《三国演义》

教学反思:

1、本节课教学目标清晰明确,教学重点难点突出,紧扣教材,选择了符合学生学情并且难易程度适中的教学内容,能充分利用课内外教学资源,采用了多种生动、有趣、有效的教学方式、方法,顺利、高质量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实现了学生能力全方位、多角度的提升发展。

2、通过学习,学生初步了解了鸿篇巨著《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熟知作品中诸葛亮和关羽这两位英雄人物主要的精彩故事,并学会从相关的'故事情节中分析人物性格及形象特点,领会了小说鉴赏的基本方法。

3、课堂上,学生能发挥学习主动性,积极思考,课堂气氛轻松活跃,探寻了两位英雄人物身上的共同品质“忠”和“义”,并对他们的“忠”“义”品质进行深入探讨,增强了对“忠”“义”品质的辩证认识,能看到这种精神品质在现代社会存在的价值,能够把经典名著与个人的道德品质修养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紧密结合起来,因此,通过这堂课,经典名著不再仅仅是文学语言上的经典名著,更是成为学生个人成长、社会和谐发展的精神源泉。

4、总之,通过这一节课,学生能从最感兴趣的人物及其故事入手,激起了对经典名著阅读的兴趣,在接受名著的艺术价值时,也接受了名著思想价值的熏陶,加深了经典名著在语文教学中的厚度,达到了本节课多方面的教学目标,是一堂既有内容上的广度,又有思想上的深度,既激发了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开阔学生阅读视野,又能促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思考能力、探究合作能力、写作能力等多方面能力的提升的成功的名著导读课。

《三国演义》

课时设计 课堂实录

《《三国演义》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